【生活態度】不便利也很好

文/施少閎 |2024.08.29
664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施少閎

工作室前庭有個小花圃,十幾年來,我每天幫那些可愛的植物澆水時,用的都是同一個澆花器,那是個淘汰的白鐵製茶壺,幾年前一次摔落重擊, 壺身留下凹痕,把手也因而脫落。

有次妻對正在澆花的我提出疑問:「那壺都已經壞成這樣了,怎麼不換一個呢?」我笑著回:「壞成這樣的壺,正好可以讓我在澆水時練握力呀。」這個回答並沒有解開妻心中的謎團,她接著皺起眉頭建議:「何不接個水管來澆,這樣就不用為了裝水來來回回那麼多趟了啊!」我再次笑著回她:「我正想藉著多走幾趟的機會練練腿力呢!」

從一件日常小事即可看出,每個人的生活習性、思考邏輯、做事方式差異有多大了。對某些人來說,辦事的首要考量是方便與效率,然而對另一個人而言,關注的點或許有所不同。

想起多年前,丈母娘打算送我們一個她即將汰換的日本名牌多功能保溫瓶,以取代家中原有國產的手壓式保溫瓶。我向妻表達了婉謝之意,妻不解的問我原因。我告訴她,自己頗享受每次裝開水時手掌的幾次按壓,因為透過那樣的動作可以順勢鍛鍊掌力;再者,保溫瓶並不需要那麼多功能,且愈是多功能的高科技家電,往往愈容易故障,不一定比陽春型的產品耐用。雖然後來尊重妻的決定而接受了餽贈,但在這件事的著眼點上,與她之間的歧異,始終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弭,儘管不久後,那個日本名牌多功能保溫瓶便驗證了我的說法。

今天早上將小垃圾桶裡的垃圾打包,忽然想起,昨天不是才清空,怎麼這麼快又滿了,是否該換一個大一點的垃圾桶,以減少打包的頻率?斟酌了一下才憶起,原來當初選擇小垃圾桶的用意就是希望敦促自己更勤勞的清理,以免垃圾久置、爆量,影響環境衛生。

我相信凡事皆有一體兩面,尤其當處境艱難時,正面思考更是一項得天獨厚的本領,何況生活中對大多數瑣事的好惡悲喜,多半只是思考角度不同罷了。時有所聞許多搭公車、捷運的人喜歡提前一站下車,在不明究裡的旁人眼裡,或許覺得這樣的舉措不合常理,但這會不會是當事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的精心安排?

安然自若地面對日常中的一些小小不便,甚至更進一步利用那些「不方便」來鍛鍊身體機能,其所帶來的身心愉悅恐怕只能自己獨享;人生的許多答案,蘊藏其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