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壽山動物園為動物準備柚子、月餅等中秋大餐,保育員餵柚子給二趾樹懶食用。圖/中央社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中秋節假期與家人團聚,一起吃大餐或吃月餅,隔天發現竟然胖了兩公斤,照鏡子也發現臉部變得有些浮腫。營養師提醒,這代表你可能重口味、重鹹食物,與月餅等加工食品吃太多,導致水腫;營養師推薦多種高鉀水果,讓大家吃了安心過節、不水腫。
營養師高敏敏說,鈉攝取過量,會導致細胞的滲透壓平衡失常,進而使水分滯留體內、形成水腫。如果民眾想要將體內多餘的鈉排出,可多吃釋迦、香蕉、奇異果、火龍果、百香果、小番茄等高鉀水果,達到「留鉀排鈉」效果。不過,營養師也提醒有時也看個人體質,若能再搭配三十分鐘運動,有助於讓體內多餘水分更容易排出,但如果是腎臟病患者或需要「限鉀」者,就不建議用此方式。
台北慈濟醫院藥師蕭翔瑋表示,柑橘類的水果,特別是葡萄柚與柚子,成分中含有呋喃香豆素,會抑制體內代謝酵素活性,降低藥物代謝,進而增加藥物血中濃度與藥效,抑制藥物代謝的時間,可達數小時甚至是兩到三天,因此提醒服用「降血脂藥物」、「降血壓藥物」、「抗心律不整藥物」、「抗癲癇藥物」「免疫抑制藥物」、「鎮靜安眠藥物」等六大類藥物的民眾,盡量避免食用柚子,當心食用後帶來不良反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