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醫師提醒家長,當兒童有黃膿鼻涕,疑似鼻竇炎上身,應暫緩施打新冠疫苗。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9歲的阿噹,在預計要接種兒童新冠疫苗時,體溫測量37.8度,問診得知小朋友一早就出現頭痛,最近三天也有鼻塞和黃膿鼻涕的情況,於是建議暫緩疫苗接種,先至門診評估。
書田診所小兒科醫師蘇軏提醒家長,兒童過敏性鼻炎患者或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後,會出現黃膿鼻涕、臉部腫脹疼痛等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相關症狀時,應儘早就醫鑑別診斷,降低產生併發症的機率。
蘇軏表示,檢查發現阿噹口腔內有多顆蛀牙及補綴痕跡,喉嚨後壁有鼻涕倒流,同時左側顴骨周圍有敲擊疼痛。
進一步安排X光片檢查,發現左側上頷竇不透明度增加,診斷為「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給予抗生素治療,並建議在症狀改善後,再安排疫苗接種。
蘇軏表示,急性細菌性鼻竇炎常發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後或是過敏性鼻炎患者身上。鼻腔及鼻竇黏膜因呼吸道感染、過敏,發炎而腫脹,分泌物增加,一旦鼻竇出口阻塞,分泌物無法排出,細菌就容易滋生,進而引起急性細菌性鼻竇炎。
蘇軏提到,急性細菌性鼻竇炎常見症狀包括鼻塞、黃膿鼻涕、臉部腫脹疼痛、嗅覺異常,部分患者也會合併發燒、頭痛、咳嗽、口臭等。可透過病史、理學檢查及X光片檢查進行鑑別。
他指出,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治療多以藥物緩解症狀,常見藥物有抗組織胺、化痰、止痛藥等,同時須配合10至14天的抗生素療程,並依醫師指示回診,以確認治療反應。
提醒家長,切莫因症狀稍有改善便自行停藥,以免治療效果不佳,甚至併發蜂窩性組織炎,嚴重的話,還會有影響「視力」的風險。
圖/pexels
蘇軏說,除補充水分外,鼻涕特別濃稠時,三歲以上能配合憋氣和用嘴巴呼吸的孩童,可用洗鼻器進行鼻腔沖洗,或是透過洗澡時的熱蒸氣,加速排除鼻腔中濃稠的分泌物,對於症狀緩解很有幫助,同時應遵照醫師指示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