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7月閉館整修至今,8月終於完成第1期工程,館長梁永斐表示,史博館力拚明年10月試營運,12月4日館慶時重新開館,不僅展場空間將增加260坪,新館舍也將延續紅磚綠瓦的建築印象,用近8萬新舊瓦片打造,象徵著新與舊的傳承及融合。
史博館成立於1955年,是台灣第1所公共博物館,2018年閉館啟動整建工程,明年將邁入第68年。梁永斐昨天在「史博68,璀璨永續」記者會上表示,史博原本規畫今年2月開館,但因新冠疫情、工程成本提升、文資審議程序等因素影響,工程有所延後,第1期土建及機電工程在8月16日申報竣工,預計10月底完成驗收;第2期室內裝修及景觀工程則在9月1日上網招標,預計10月底開工。
梁永斐表示,費時5年的整建作業將典藏、行政等空間外移,擴大服務及展覽面積,「展場空間整建前1194.75坪,整建後為1456.52坪,增加261.77坪」。
梁永斐也說明整建後的樓層配置,地下一樓將打造兒童親子空間;一樓入口大廳規畫為特展空間、博物館商店等公共休憩場域;二樓重現「國家畫廊」特展空間;三樓規畫為館藏常設展空間;四樓設置環景餐廳;五樓為主題式的特展空間,另外,特別在五樓規畫「生生不息-史博建築呢喃展」, 聚焦史博館的建築演變。
此外,未來館舍將拆除原有圍籬,連結都市開放空間與社區地景融合,讓民眾更加感受史博館的親民與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