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延壽多管齊下 清淤已逾千萬立方公尺

 |2022.09.06
898觀看次
字級
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沖淤池。圖/北區水資源局提供
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首次啓用,防淤隧道進水口弧形閘門進水將沖淤池淤泥沖走。圖/北水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水利署清淤腳步不停歇,石門水庫在2021年適逢枯旱期,曾使用陸上機械開挖,近日則利用颱風軒嵐諾的豐沛雨量,4日首次啟用阿姆坪防淤隧道大量清淤,水利署迄8月底已清淤逾1000萬立方公尺,為近5年平均值868萬立方公尺的1.2倍。

經濟部水利署今天表示,為因應近年氣候變遷及用水成長,水利署透過細緻水資源管理,由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及既有設施改善,如近5年投入新台幣58億元在水庫清淤,迄8月底已清淤逾1000萬立方公尺。

水利署發布新聞稿表示,因台灣人口都市化導致都會區用水需求快速成長,加上近年極端氣候頻發,造成供水安全嚴峻挑戰,因此水利署透過細緻水資源管理的方式,每天監看水情變化,滾動檢討各項節水調度措施,並與農田水利署合作,在滿足農業用水下進行加強灌溉管理。

此外,水利署也將2020年至2021年百年大旱間抗旱經驗,納入「台灣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趕辦各項水資源建設,包括因地制宜增設人工湖、開發伏流水等多元水源,並推動不受降雨影響的再生水及海淡水等新興水源,及多條備援管線強化區域供水穩定,提升各地區供水韌性。

水利署強調,他們也積極改善既有設施,包括自來水漏水管線的改善,整體目標是在2031年將漏水率降至10%;在水庫淤積面,透過前瞻計畫辦理石門、曾文、南化及白河等水庫防淤隧道設施,興建總經費達121億元。

關於水庫清淤工作,水利署已在今年年投入約21億元經費,近5年共投入58億元,截至8月底已清淤1056萬立方公尺,為近5年平均值868萬立方公尺的1.2倍。

水利署補充,為宣導降低缺水風險及企業社會責任等觀念,水利署也透過用水計畫查核機制,提升廠商回收率及使用再生水,並加強掌握區域供需情形,作為未來水資源推動依據,提高水資源有效利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