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昨發布最新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並表示,外需走緩、民間投資動能不彰影響國內景氣,加上輸入型物價上漲使內需消費難以提高,此時應加大公共基礎建設與民間投資,透過全面「進口替代」減輕台灣的進口成本上漲壓力。
商研院表示,政府公布的GDP數據,成長已不若去年強勁,更顯示外需轉弱,內需相對轉強的新格局。商研院指出,國內景氣正因外需走緩、民間投資動能與國民購買力雙雙減弱而下行;雖有疫情舒緩的「報復性消費」助力,但在輸入型物價上漲的威脅下,國民實質購買力仍難見真正提高。
針對台灣面對輸入型通貨膨脹,商研院認為,若片面壓抑需求謀穩定物價,易淪入「停滯膨脹」或「衰退」陷阱。此時促進可實質提高生產力的有效公共基礎建設投資與生產性的民間投資,反而可因「進口替代」效果減輕進口依賴的成本上漲壓力,更可實質增加國內供給,而縮小供需缺口,形成經濟成長又穩定的雙重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