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試管寶寶子蕎(左二)、妹妹子璨(右二)、高爸爸(左一)與中華民國不孕症基金會董事長李茂盛(中)、茂盛醫院執行長李俊逸(右一)同台出席記者會。圖/茂盛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平均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且年紀愈大不孕症發生率愈高。晚婚晚生趨勢下,人工生殖治療需求逐年增長;中華民國不孕症基金會董事長李茂盛醫師表示,隨著個人化「精準生殖醫療」時代來臨,正是未來爸媽「轉孕」的好時機。
據衛福部國健署歷年人工生殖之施術人數統計,國內婦女接受人工生殖數累計周期數自2010年至2019年,近十年成長高達284%。加上政府於去年7月1日起推動「試管嬰兒擴大補助方案」,國健署助孕補助周年記者會成果顯示,截至去年7月25日,全台已有2,733對夫妻成功懷孕,產下3,070名新生兒。其中,茂盛醫院協助978名婦女順利懷孕受惠,比例近全台三分之一。
想有「好孕」要趁早
「不孕症患者尋求生殖機構協助,即代表開啟人工生殖療程的第一步。」茂盛醫院執行長李俊逸表示,影響人工生殖成功率的關鍵因素與「年齡、品質、技術」等有關,卵實力攸關求「生」力,女性的卵子數量出生後即固定,從出生時約200萬顆,直至31歲退步剩約40萬顆,並隨年齡持續衰退且不可逆,因此想有「好孕」要趁早。
而患者在進入人工生殖療程前,醫師會安排患者進行AMH值檢測「卵巢卵泡庫存量」。正常女性AMH指數為2-5之間,若在40歲以前,AMH指數低於1,則為「卵巢早衰 POF」;若女性AMH值高於5,則可能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李茂盛醫師提醒,除卵子數量外,卵子品質也是重要指標,需仰賴專業生殖機構,打造個人化治療,制定最關鍵的刺激排卵治療方針。
16年後的雙胞胎「試管寶寶」,姊姊子蕎(右一)、妹妹子璨(左一)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高中生。圖/高子蕎提供
試管寶寶立志研究不孕症
「如果沒有試管嬰兒的技術、沒有李醫師,就沒有現在的我們。我們以身為試管寶寶為榮。」16年前經李茂盛醫師之手誕生的高家雙胞胎姊妹子蕎、子璨,如今已長大成亭亭玉立的高中生。
姊姊子蕎的興趣,在數理生物方面,學業成績表現非常亮眼,並以考取醫學系為目標。她也因為自己「試管寶寶」的身分,更加燃起日後想要學醫、追隨李茂盛醫師腳步,投身不孕症領域研究的熱忱。立志透過專業傳承,讓更多寶貴生命得以誕生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