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小學明天開學,不少學校缺代理、代課教師,台東有偏鄉學校開出月薪四萬五千元,辦理代理教師徵選九次還缺人,新竹市、新北市有學校進入第十三、十五招,全台上演搶師大作戰。少子化讓問題難解,學者認為改善之道是,教學與行政分流、薪資一致化。
今年教師甄試恢復,各縣市開缺大增,許多熬了多年的代理教師終於考上正式教師,不再流浪,卻換代理教師、代課教師唱空城。
一般教師多是從偏鄉、非山非市學校,爭取往市區調,代理、代課教師也是如此。高雄市阿蓮國小校長蘇聰榮反映,今年度教甄名額多,不少代理、代課教師考上正式教師,教甄缺額補滿後,學校代理、代課教師就不好找了。高雄市學校的教務主任群組,找不全代理、代課教師的學校陷入集體焦躁。
新竹市各國小原有常任代理教師大量流失到外縣市,開學日將近,問題相當嚴重,有學校已十三次招聘;新北市甚至有學校十五招。台東縣教育處公告招聘代理、代課老師,截至二十二日尚有十八所學校貼出缺額。
學者建議 教學行政分流
「少子化讓學校嚴控教師缺額,衍生代理、代課教師問題,的確很難解!」高雄師範大學校長吳連賞表示,少子化影響學校減班,減班就會有教師超額問題,為減少教師超額便提高代理、代課教師比例來彈性因應,讓今年代理、代課教師荒加劇。雖然近年教甄開缺不多,但師培課程仍非常熱門,顯示憧憬教師工作者還是很多。
擔任過高雄市教育局長的中山大學師培中心講師王進焱表示,因少子化而控管教師員額的問題,的確難解,他建議教育部應通盤檢討國中小教師兼任行政職務的部分,讓教學歸教學、行政歸行政。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教育部對學校有實施員額管控約百分之八,加上病假、產假等,約有近一成缺額,這些缺額就需要招考代理教師,由於各縣市給薪不一樣,有些給十二個月,如嘉義市,若有缺自然較吸引人;像台北市給十一個月,新北給十個月多幾天,就會有新北的代理教師往台北跑的現象。
侯俊良認為,這已是常態,改善之道是政府應從薪資一致化著手,他強調,聘用代理教師較正式老師省很多,不應該再有不給足十二個月薪水的不公平現象,台北雖只給十一個月,但有按年資晉敘,本俸往上調,和新北相比,自然較有吸引力。
留住人才 學校各出奇招
為了找到並留住代理、代課教師,許多學校主動出招,高雄市阿蓮區中路國小校長郭景松走入設有英文系的大學,鼓勵畢業生投入教育界;鹽埕區忠孝國小則積極營造對代理、代課教師友善的教學環境,還幫要參加教甄的代理教師組織考試衝刺班。
新北市有學校只要求大學畢業即可,還無償提供平板電腦,教室配有投影機、四台電腦與專用無線網路,並強調去年也有代理教師在學校「練功」、最後錄取為正式教師,吸引代理教師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