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曾展出的「福爾摩沙居民之風俗習性」,圖內細緻呈現當時斯卡羅勇士的髮型、服飾與武器樣貌。圖/故宮提供
故宮原民文獻大展「開山撫番」,展出「羅妹號事件」相關史料,圖為倫敦畫報插圖,左坐者為大股頭卓杞篤。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二○二一年公視戲劇「斯卡羅」大紅,故宮院長吳密察曾表示,故宮也藏有相關歷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此刻於故宮展出的原民文獻大展「『開山撫番』—清帝國與台灣原住民族」,便展出與「羅妹號事件」有關史料,包括清帝國對外關係檔案資料匯編「夷務始末記」中關於羅妹號事件的機密檔案等。
一八六七年,美國商船羅妹號在恆春南灣遇難,引發美國砲艇攻擊恆春。由於羅妹號船員入侵原民領地被燒,也與南部原民曾遭外國人殺害的宿怨有關,因此原住民頭目卓杞篤出面,與來台交涉的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達成協議。清朝則在接近「番界」的枋寮設官駐兵,強化防守。這是「斯卡羅」故事的藍本。
故宮推出「開山撫番」,同時推出「逆寫」,開放觀眾用現代觀點跟史料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