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溫小平
婚姻中的夫妻各有責任,可是,難免因為我們的心力不足,或是掉以輕心,只想享受婚姻中的美好,卻不願意付上辛苦的代價。於是,經常從婚姻中的相關事務中缺席、落跑、撒手不管。又因另一半的驕寵、疼愛、縱容、過度保護或是不忍心,結果,事情愈來愈嚴重,甚至影響到婚姻。等你發現情況不對,想要糾正回來,卻發現難以回天,積重難返。
所以,你們必須在結婚初期,發現彼此間的矛盾,或是當對方逃避責任時,就要溝通清楚,表明立場,並且互相協助,讓問題消弭於無形。而不是為他的逃避責任找藉口;說他上班太累了,他不擅長啦!到時候累壞的是你,吃苦後悔的也是你。
˙薪水不拿回家,或隨意揮霍
無論夫妻是否有工作,只要有薪水收入,就應該共同承擔家用。若有人把自己的薪水當私房錢,完全由對方負責家用,除非他家財萬貫,另當別論,否則就應該彼此商量,如何分配收入與支出。同時,更不該隨意開銷,買奢侈品,或自己愛好的攝影器材,全然不顧家用是否足夠?房屋貸款還沒有著落。他只要犯規一次,就要提出糾正。
˙完全不做家事
家事包括很多,洗衣、採買、煮飯、清掃……有的丈夫捨不得妻子下廚房,只好天天上館子;有的妻子不願意讓丈夫清潔打掃,自己卻累得半死。要知道,家事是可以按照專長分工的,至於料理三餐,不一定都是妻子的事,不妨夫妻一起去學烹飪,一起下廚房,偶爾太累了上上館子打牙祭,倒也無妨。
要知道,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餘錢請管家、保母,一旦讓伴侶養成習慣不動手,當大老爺、少奶奶,他自然就會袖手旁觀,不願意自己動手做。
˙對孩子的教育不聞不問
孩子小,交給保母;孩子大了,放任不管,只要孩子開口要錢,就是無限制的寵溺、放縱。這是非常糟糕的,孩子很可能變成社會問題。
孩子是需要關心以及教育的,無論是生活品德、學業功課、興趣培養等,都需要父母共同參與、協助。最糟糕的就是把孩子送到國外當小留學生,父母忙碌於各自的生涯,到時候親子關係淡薄,再回頭孩子也不理你了。千萬記得,孩子的家長會不是母姊會,父母都要關心、參與。
˙重要日子缺席
無論是國定假日或是生日、結婚紀念日等,他都自己跟朋友過或是去應酬。孩子的校慶表演或畢業典禮,不顧孩子的期盼,也都缺席。更誇張的是,妻子產檢,或陣痛要分娩,丈夫也為公事忙碌而缺席。若妻子不為自己爭取,丈夫就以為妳不需要陪伴,即使你生病掛急診,也找不到他,如果怪他,他就會說:「你不是很能幹嗎?我又不是醫生,我去了有什麼用?」
˙不參與家人或長輩的活動
每個家庭都會有特定的活動,例如長輩生日、親戚結婚、家人搬新家、當上博士……為了聯繫感情或是保持彼此關係,這些都是免不了的。偶爾因事缺席,倒也無可厚非,若是每次都找各種藉口不參加,會影響親戚關係。所以,結婚時就要溝通,希望對方重視這樣的聚會。
當然,除了上述這些事務,還有很多婚姻中出現的狀況,既然是應該承擔的責任,若對方一再逃避,你還是要提出來,不應該幫他找藉口,更不適合一味忍讓,放牛吃草,以免他逃得不見蹤影,再想改變他,就難上加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