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乾隆愛用碗 看見越南陶瓷盛世

江俊亮 |2022.08.25
760觀看次
字級
故宮南院展出與越南相關的珍貴文物,圖為深受乾隆皇帝喜愛的〈黎初朝白瓷印花菊花紋碗〉。圖/故宮南院提供
故宮南院展出與越南相關的珍貴文物,圖是同為黎初朝燒製的〈青花鳳凰牡丹瓶〉。圖/故宮南院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越南很早掌握製陶祕訣,「大越陶瓷」十五至十六世紀風行全球,清宮典藏越瓷〈黎初朝白瓷印花菊花紋碗〉深受乾隆皇帝喜愛,當茶器使用。故宮南院即日起至十一月二十日舉辦「千年南國—院藏越南主題文物」特展,展出包含此碗在內的一百二十六組件珍貴文物。

特展展出列為國寶的《越史略》(清乾隆間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故宮南院指出,越南深受漢文化影響,以漢字書寫的《越史略》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越南史書,因越南氣候潮溼,書籍保存不易,加上戰亂等因素,原書在越南佚失,所幸在中國留存下來。

《越史略》明清傳入中國,被收錄在乾隆編纂的《四庫全書》中,內容記敘越南的國家起源、朝代更迭、國際往來及國家大事等,特別的是對李朝末年的記載,詳盡程度超過其他史書,具獨特價值。

〈黎初朝白瓷印花菊花紋碗〉是越南黎初朝(一四二八—一五二七年)作品,故宮南院表示,此碗胎壁薄可透光,底部鐫刻乾隆御製詩,從詩文得知,乾隆曾將此碗誤認為明朝永樂年間燒造,由於倒茶水時易燙手,還特地為它選配古玉璧當作盞托(托盤),可見它深受乾隆喜愛。

猴王生動跪地 瓷器表現力巔峰

另一件黎初朝燒製的〈青花加彩猴王〉,猴王有圓眼大嘴,戴大耳環,以擬人姿態單膝跪地,手拿玉壺春瓶,腰間配長劍,看起來生動靈活,展現越南陶瓷巔峰時期的造型表現力。

同是黎初朝燒製的〈青花荷花盤〉,瓷器口沿模仿金屬器常出現的花口,器壁內外布滿裝飾性的變形蓮瓣紋,視覺上顯豐富美麗。這件作品與越南會安港附近發現的沉船文物十分類似,具越南青花外銷黃金期特色。

故宮南院指出,越南是中國重要的藩屬國,清嘉慶四年(一七九九年),乾隆帝崩逝,當時正內戰的越南西山朝國王阮光纘備妥金箋、表文及各式貢物致哀,其中〈安南輓乾隆帝金箋〉,以金線裝訂成冊,紋路細節可看出對清廷的敬意,也在展出之列。

明太祖抱怨文 透露東南亞局勢

特展也展出明太祖御筆〈諭占巴國王〉手稿,是朱元璋對占婆國王阿答阿者的抱怨文,內容包括不滿意占婆國王進獻的貢象與舞者,以及占婆藉地利之便、苛扣其他國家進呈給明朝的貢物等行為。

故宮南院指出,占婆國是占族人在越南中部建立的古國,明太祖手稿警告占婆國王「北有安南之敵,南有真臘、爪哇之隙」,如今又得罪明朝,「一切作為,甚非子孫之福」。從這些不滿文句,隱約可知當時明朝與東南亞的國際局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