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北宋時期的蘇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過蘇繡經袱,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蘇繡實物。據有關史料記載,自宋代後,蘇州刺繡技術十分興盛,工藝也日臻成熟。農村「家家養蠶,戶戶刺繡」,城內還出現了繡線巷、滾繡坊、繡花弄等坊巷,當時不僅有以刺繡為生的,而且富家閨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時日,陶冶性情,所謂「民間繡」、「閨閣繡」、「宮廷繡」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清代蘇繡更是盛況空前,蘇州被稱為「繡市」而揚名四海。當時針法之多,莫不超過前朝,山水、亭台、花鳥、人物,無所不工。蘇繡後來吸收上海「顧繡」以及西洋畫的特點,創造出光線明暗強烈、富有立體感的風格。
(伎樂天99x79公分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