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iver
陳柏諺/台北市薇閣中學二年壬班
燉苦瓜是媽媽的拿手菜,人人吃了都讚不絕口,只有我對這道菜避之唯恐不及。媽媽常說我不懂吃苦,不懂苦的滋味。童年時期的我,每次上餐桌都逃避燉苦瓜,常常因為這道菜跟媽媽做對。
幼稚的我,無法面對媽媽的燉苦瓜,有一次還拿起一包糖粉直接倒進裡頭,天真的以為這樣就能蓋住苦味,由苦轉甜。實際上,這道菜已經風味盡失,也不能叫「燉苦瓜」了。一直以來,媽媽都很注重養生,中醫認為苦瓜有清熱解毒、明目降壓等神奇功效,媽媽對此深信不疑,所以每到夏天,這道菜就成了我的惡夢。
有一天晚上,伯父突然來訪,媽媽為了表示歡迎,煮了她的拿手好菜──燉苦瓜。坐在餐桌上的我,不想讓伯父誤會我是挑食的人,所以硬著頭皮咬下一口……奇怪,苦瓜居然不苦了!滿臉疑惑的我,又再吃兩三口,仍感覺不到苦味,而且細細品嘗,竟然還嘗到一點點天然的甜味。
那次之後,我開始觀察愛吃苦瓜的人,猜想他們可能不是真的喜歡吃苦瓜,而是勇於面對苦的滋味,並且享受苦味過後的甘甜。人生,如吃苦瓜一般,充滿苦澀,但唯有勇敢面對,才能嘗到甘甜的滋味。
作家張愛玲在《天才夢》中說道:「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長滿了蝨子。」可見在她眼中,人生難免遭遇苦痛;而我所遭遇的正好與她相反,燉苦瓜看似不易入口,但只有願意吃苦的人,才能嘗到人生的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