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物語行動篇】 飛鳥與走禽

文/林育安  |2022.08.16
1211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林育安 

三千多年前,中國的《爾雅》曾指出:具有兩隻腳且有羽毛的動物稱為鳥,這種說法在以前可能說的通,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物科技的技術也日新月異。自從「無鱗雞」於1954年,在美國戴維斯加州大學家禽系實驗室農場問世後,推翻了《爾雅》對於鳥類的定義。

有翅不飛 奔跑取代

此外,鳥類有羽毛就會飛嗎?當然大部分的鳥類都會飛,但是有些鳥類有羽毛卻還是不會飛,如駝鳥、鴯鶓和食火雞等,這些鳥類不會飛的原因除了體型大外,例如駝鳥的體重約150公斤左右,其他的原因為牠們的翼退化,沒有真正的飛羽,牠們雖然無法飛行,但能快速的在地面上奔跑,這樣的鳥類稱為「走禽」。

腿短難行 只能蹦跳

另外,小朋友你們在戶外,有沒有注意到鳥類行走的方式呢?你們可能有看過有些鳥類一生都是用跳的行走,例如麻雀;有些鳥類是用走的,例如鷹;有些鳥類是能走又能用跳的走路,例如白尾八哥。然而,這些鳥類為何只能用跳的而無法用走的呢?一定是牠的身體結構和其他會走路的鳥類有所差異,這些用跳的鳥類,牠們的腿和其他會用跳和走的鳥類相比的話,其腿和腳脛間的距離比較短,且腳脛下方處的跗骨和趾骨間沒有關節臼,使得脛骨和跗骨之間的關節無法彎曲,因此只能用跳的方式走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