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成美好叢林 覺與惜是解方 曹麗蕙 |2022.08.15 語音朗讀 11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秉持佛門叢林種樹的傳統,積極推廣T-Earth森林復育計畫。圖/人間社記者黃華安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受邀,暢談「叢林與環保」。圖/人間社記者黃華安佛光山永續之樹舞台昨聚集人潮,專注聆聽依空法師的分享。圖/人間社記者黃華安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佛教傳統一直以來就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和植樹。」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昨天暢談「叢林與環保」,不僅妙語如珠,細數歷代祖師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對植樹護樹的用心,面對地球日益遭到破壞,他送出「覺」和「惜」兩個字給大眾當解方,邀大家攜手──把地球創造成一個非常美好的叢林。「二○二二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進入第三天壓軸,佛光山永續之樹舞台昨天下午聚集人潮,都是為了要聆聽依空法師的分享。他開宗明義表示,一棵樹為木、二棵為林、三棵為森,佛教將很多森林稱為「叢林」,亦是佛教寺院的簡稱,加上「自古名山僧占多」,都能窺見佛門傳統對山林保護的重視。例如開元寺的明遠法師、洛陽的道遇法師,都因種植數萬株樹,帶來非常好的水土保持,消除水患之險;唐代景岑和尚因山中松竹常遭人破壞,還作了一首〈誡人斫松竹偈〉,保護山林。大師珍視樹木 提倡環保心保星雲大師更是如此,依空法師回憶,他曾對大師說,美國西來寺因前人種下許多樹木,而能「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沒想到大師卻回答:「後人只乘涼嗎?還是要繼續種樹?」展現臨濟宗重視種樹的風範。有次颱風襲擊高雄,徒弟回報寺內災害時說:「只有破了幾塊玻璃、倒了幾棵樹。」大師卻認為,「種一棵樹至少十多年」,事實上是損失慘重,這些小故事都可得知,大師對植樹護樹的珍視。依空法師表示,大師提倡「環保與心保」,環保要從心保(心靈環保)出發,「心淨化好了,才會對所居住的環境平等對待」。他指出,佛陀是「覺者」,「察覺」太重要了,「當我們察覺地球生病了,就要改變生活模式,拯救地球。」依空法師認為,以佛教「惜」的觀念來說,可從「惜福」開始,人類要對能源、生活環境與資源有疼惜、愛惜的心。萬物同體共生 轉識成智護生依空法師強調,環保和愛護地球並非只是政府和企業的事,應從自己做起,「我們就是因緣之一,地球生病是共業,是我們心生病了,心保沒做好,做出害地球生病的事,但這個業是能轉的」。大家都是同體共生的一群,要能轉識成智、轉浪費為節儉、轉自私為寬大,「環保是人人有責,大家一起從吃素、身心環保著手,讓身體、環境健康起來」,他呼籲:「讓我們攜手把地球創造成一個非常美好的叢林。」「中華華人講師聯盟」理事長陳亦純聽完法師演講後,立即響應佛光山T-Earth種樹活動,捐贈一百棵樹的種樹基金,為地球盡心力。 前一篇文章 普度獸魂 供奉牧草、寵物金 下一篇文章 當蔬食結合ESG 產生蝴蝶善效應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05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06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7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8斑駁的兒時記憶 2025.07.2809菲律賓跨宗教聯合祝禱 佛光山與會2025.07.2810【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迎接世界鐵人三項決賽 南天寺入列宣傳地標 佛光緣美術館30周年紀念展 緬懷星雲大師心保和尚講八大人覺經 闡釋解脫道奧斯汀香雲寺 推廣京劇國粹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 作者其他文章關西世博We TAIWAN 台灣繪本展開跑星雲大師全集、墨海春秋 互贈典藏翠玉白菜9月出差捷克 小白菜姐妹代班南美館再現福爾摩沙時代之美漫畫博覽會開幕 15萬人搶進場鐵道博物館7月31日開館 可搭藍皮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