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30年 林邊師傳人陳峻漢醒腦雕神韻 王淑芬 |2022.08.14 語音朗讀 30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身為「林邊師的傳人」,陳峻漢承襲父親神佛雕刻工藝,他努力的精進技藝,務求神韻到位。圖 / 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木雕偶像首重「神韻」,所以有從事神佛雕刻30年的陳峻漢通常會在最醒腦的時段進行神佛開臉,不僅要刻出神佛的慈悲、莊嚴,更要讓信眾的虔敬之心油然而生。從小耳濡目染父親偶雕、神雕技藝,陳峻漢國中時期也會用鏈鋸雕刻自己喜愛的木偶或泥塑,一次次的泥捏、木雕,做出了興趣與心得,也感受到成品帶來的喜悅,尤其還有父親「林邊師」的提點,陳峻漢看到自己技藝的進步,也磨出了自己對木雕神佛的興趣。圖 / 記者王淑芬說到「林邊師」陳忠榮,可是雕刻戲偶赫赫有名的人物,黃俊雄布袋戲史豔文、苦海女神龍系列的合作木雕師,隨著布袋戲掀起一波波追劇的熱潮,有關林邊師戲偶傳神,還有故事人物的善惡果報,至今還有政治人物拿來做隱喻的題材,可見布袋戲的熱度至今不減。談到布袋戲及戲偶,偶雕「林邊師」半世紀的雕刻抓得住神韻,細膩精雕的手藝,讓這位出生在屏東縣林邊的木雕匠師聲名從台灣尾紅到台灣頭,外界不叫他「陳師傅」反而稱他「林邊師」,聲名縱貫南北。從小在木雕家庭長大,接觸的是父親、木雕老師傅的工藝,陳峻漢也會把玩木雕剩料,用鏈鋸雕刻出心目中的想望,即使是布袋戲偶也能雕出手拿關刀除惡的意象。慢慢地,陳峻漢對木頭的刻畫有更多的想像,尤其父親「林邊師」的好聲名給了他很大的勇氣及鼓勵。圖 / 記者王淑芬課餘在木雕店,了解木雕工序,不管是初胚、磨砂或修平也都入木三分,只是一般的木雕工藝可以憑感覺隨興發揮,但是神佛像要有聖潔肅穆、攝受人心的莊嚴,還能讓信眾起虔敬的心。於是陳俊漢高中選擇進入中華藝校,決心從學理的基本工做起,手繪雕刻圖底,抓準線條、比例讓工藝有更完美的呈現。實務與理論結合,高中時期的陳峻漢已熟練神尊畫臉,常常下課回家就要接手一尊尊的彩繪,他愈畫愈有心得,日復一日與神同行,他加入「造神」行列,年輕靈活的手藝游刃於木料之間,不僅神佛表情到位,神明手裡的戟箭、戰斧或是腳踩的風火輪等,都能做到精雕細刻。成為神佛雕刻匠師,父親「林邊師」的成就加持了陳峻漢,他天天沉浸在神佛的雕刻工藝中,「林邊師的傳人」陳峻漢在追憶父親的同時,也隨時的在惕勵並努力走出自己的風格。承襲父親神佛像要雕出神韻的工藝精神,陳峻漢於開臉雕工上花最多的心思,他說「精神專注、時間充裕才能一氣呵成」,不要有工序上的走走停停,才能讓不同視角的神尊都顯得自然無拘、沒有違和。圖 / 記者王淑芬力求技法精進,陳峻漢也曾負笈日本學習觀摩,希望雕工更靈活,於是木雕亮度、光影力道都更講究了。陳峻漢的神雕不侷限佛、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的聖母抱耶穌「聖殤」,耶穌十字架殉道像等,有不少出自陳峻漢之手。雖然才45歲,陳峻漢已有逾30年的雕刻資歷,還有不少跨海下單的廟宇,舉凡佛祖、觀音、媽祖、福德正神、文昌帝君,還有月老星君、濟公、廣澤尊王等都有陳峻漢的作品。圖 / 記者王淑芬父親陳忠榮的布袋戲偶工藝被高市府登錄為文化資產傳統工藝保存者,身為「林邊師的傳人」,承繼華山佛具店的木雕事業,陳峻漢帶領夥伴精進工藝。他相信與神同行的路上,行雲流水的雕工是讓神韻自然流暢的不二法門。 前一篇文章 用創作滋養舞團 高雄城市芭蕾30年代表作「風」 下一篇文章 高雄文學館書香綠蔭交織成靜謐園地 消暑滅熱 熱門新聞 01【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2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3南天健康日 身心靈課程吸引社區民眾2025.11.1004鳳凰撲台 今明北東雨量恐紫爆 2025.11.1005COP30揭幕 關注氣候人權與森林2025.11.1006巴黎佛光人 重陽敬老長幼同樂2025.11.1007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常不輕2025.11.1008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悲智雙運2025.11.1009巨型蔬果牆 行銷中台灣2025.11.1010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推人間佛教國際化2025.11.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學童當小農 種出玉米窗簾大崗山淨山健走行三好 佛光人守護山林佛光山書蔬展11月8日登場 好看好吃好玩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紫斑蝶越冬 現幽谷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