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
安安來信:
媽媽一年多前中風,開始使用鼻胃管之後,就沒辦法從嘴巴吃東西。每到吃飯時間,大家都躲起來吃,怕看到媽媽想吃又不能吃,滿臉失望的表情,實在很心疼媽媽。家裡是沒有電梯的老式公寓,無法定時到醫院做復健,非常無助又不知如何是好?
王心宜(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回覆:
安安您好,在每次服務個案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家屬照護的壓力和焦慮的心情。不僅是管路需要照護,還有準備管灌餐食的壓力,有時不小心鼻胃管滑脫還需擔心營養的補充,相信對非專業醫療人員的家屬來說,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
如果是家人自己照顧,一定要善用社會資源協助。建議您可以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或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出照顧及專業服務申請,只要是符合資格者,皆可提出申請。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會提供長照服務專業諮詢及安排到宅評估,經評估符合長照資格者,可接受長照2.0服務及享有補助。
語言治療師則會視個案需求提供個人化目標。以您母親來說,語言治療師會依據您母親身體狀況進行口腔肌肉運動、吞嚥技巧訓練,找出安全且適合的食物質地和進食姿勢,並提供主要照顧者正確餵食和備餐的資訊,使媽媽可逐步恢復自主進食。必要時也可請營養師提供諮詢服務,使媽媽可以獲得身體所需的營養、熱量及飲水。
除了積極的吞嚥復健訓練,還須協助媽媽維持口腔衛生。三餐飯後及早晚各刷牙或清潔口腔一次,同時也可以給予口腔刺激和增加唾液腺分泌,若有使用假牙則要注意假牙清潔和日常保養。
建議每半年可以到牙科門診檢查口腔和洗牙,視情況做假牙的調整,才能維持假牙良好的貼合度與咀嚼功能以及牙床的健康。
此外,移除鼻胃管的訓練過程中,不一定每次都順利。有時遇到感冒或其它疾病,可能會讓之前的訓練回到原點,媽媽也可能因受到本身的疾病限制,吞嚥功能無法完全恢復,這時,你們需要提供支持和鼓勵,而不要給媽媽太大的壓力。
若要移除鼻胃管,需在完成吞嚥訓練後,經由耳鼻喉科或復健科醫師檢查評估,確定食物不會嗆入肺部,並可以口進食獲得足夠熱量後,由醫師安全移除。
再次提醒您,身負照顧重任,千萬不要一個人苦撐!除了透過1966長照服務專線,申請政府長照資源協助外,可撥打家庭照顧者服務專線0800-507272尋求支援,讓您在長照的路上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專業團隊陪您一起照顧失能、失智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