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少閎
幾個月前,將平日所寫的札記整理集結起來,自費出了一本書。
有天,一道晨光照射到餐桌上一張擺放平整的報紙,這張報紙大概是前夜吃東西時拿來墊,忘了收,可這一刻它散發出微微的光芒,吸引了我的目光。當下,我好整以暇地坐在沙發上讀了起來。
以往,我只是個單純的讀報者,對副刊也說不上喜好,更別提投稿了。或許手邊正巧有一本自己的書,而且書中一些文章,似乎與眼前這張報紙版性頗為契合,這才令我第一次聯想到投稿這件事。
對於初次涉入這個領域的新手來說,我完全不知競爭之激烈。經過十幾天的等候,收到報刊的回信,信中提示我:文章太長,字數超過限制,如果有興趣,可以刪修後再投。大概是傻人有傻福,我按照建議重新刪修那篇文章,果然被留用了,不但如此,該文還成為見報當天配有插圖的主文。
不得不說,這樣的厚愛令我受寵若驚!這不但帶給我極大的鼓舞,雀躍之餘,也引發了我繼續投稿的興趣。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幸運地在不同報刊陸續有幾篇得到青睞,不過那些畢竟是少數。我這才驚覺,原來當初一投就中,乃是十足地好運氣,也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巧妙的配合才成功;原來,文章被留用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原來,有那麼多人熱衷此道,而且高手如雲。
回想這如洗三溫暖的經歷,我慢慢理出頭緒:假如不是那麼幸運地首次投稿就成功,我或許不會有如此高昂的信心和鬥志,百折不撓地投稿,而是老早就打退堂鼓了。
人生的際遇實在奇妙,初次留用我文章的審稿先生/小姐,無意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引領我走向一個奇異的路口,看見一幅繽紛多彩的風景。雖然我們未曾謀面,但我仍默默地在心裡謝謝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