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石鄉沿海村落大多高掛燈篙普度燈,傳統民俗至今逾百年。圖/魯永明翻攝
【本報嘉義訊】周五適逢中元普度,嘉義縣東石鄉沿海村落因應七月民俗鬼門開,寺廟家戶大多高掛燈篙普度燈,傳統民俗至今逾百年,普度燈指引「放封」好兄弟一條明路,彰顯陰陽兩隔、敬畏鬼神的傳統人情味。
對民俗風俗有研究的嘉義區漁會推廣部主任吳純裕說,東石沿海村落居民大多捕魚為生,海上作業風險大,發生船難造成家庭破碎,大家敬畏鬼魂,各村廟宇大多燒王船,祈求風調雨順;農曆七月則在自家門前、屋簷下豎立或繫上普度燈,敬畏好兄弟。
臉書社群「東石之美」版主余仁傑觀察,現代工商社會,鬼月禁忌雖淡薄,但沿海寺廟家戶仍普遍高掛燈篙,廟方及居民準備供品犒賞好兄弟,並點上普度燈。
普度燈材料有斗笠、燈泡、竹子、芝麻桿與簡易插香座等,黑芝麻梗代表五穀豐收,綠竹有避邪作用,斗笠保護油燈不被風雨吹雨淋,現在改為電燈,但仍會為電燈戴上斗笠,還有人綁食物或銅錢,讓好兄弟有東西吃及零用錢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