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揚
曾拜讀林一平教授大作〈特拉法加廣場〉,聯想起了跟納爾遜將軍(Horatio Nelson)名字有關的一點趣聞。
納爾遜是英國最著名海軍將領,十二歲加入皇家海軍後表現優異,屢獲擢升,於1779年當上艦長。
後一度賦閒在家,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四年後,再度獲得重用。雖然在1794年圍攻科西嘉島(Corsica)戰役中失去右眼,1797年7月進攻西屬加那利群島(Islas Canarias)時失去右臂,仍然在1798年初擔任地中海分艦隊司令,並於同年8月1日夜晚率部隊突襲泊於阿布吉爾灣(The Abū Qīr Bay,位於阿布吉爾和羅塞塔尼羅河口之間)的法國艦隊,大獲全勝。
這場尼羅河(Nile)戰役,讓英國重新掌控地中海,阻卻了拿破崙進攻印度,因此被封為尼羅河的納爾遜男爵(Baron Nelson of the Nile)。
1805年10月21日爆發的特拉法加(西班牙西南部的特拉法加角)戰役中,納爾遜擊潰了法國和西班牙的聯合艦隊,為英國取得海軍史上一次最重大的勝利。
不幸的是,在這場戰鬥中,納爾遜被法艦敬畏號發射的一枚火槍子彈擊中陣亡,年僅四十七歲。
他的遺體被運回英國,安葬於聖保羅大教堂。英國於1843年在倫敦西敏市建立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廣場上高五十三公尺的紀念柱柱頂上豎立著納爾遜將軍的銅像,以紀念他的豐功偉業。
最巧的是,納爾遜將軍的姓名Horatio Nelson的十三個字母被有心人士重新排列組合成拉丁文的Honor est a Nilo(Honor is from the Nile.亦即來自尼羅河的榮耀),冥冥中注定他會跟尼羅河扯上關係,而且因尼羅河而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