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民眾習慣嚼檳榔提神,但不自覺成為罹患口腔癌的高風險族群,陽光基金會呼籲遠離檳榔,維護健康守護家庭幸福。圖 / 陽光基金會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板模師傅許男為妹妹扛起照顧外甥的責任,不幸的是自己後來也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反而讓外甥為舅舅的健康憂心不已。適逢父親節,外甥對舅舅說「父親節快樂」,也盼他早日康復。統計顯示,每年有3000人死於口腔癌,九成和嚼檳榔有關。
罹患口腔癌的許家誠術後在陽光基金會的協助下努力復健,因為他說「唯一的心願是希望還有時間能看到外甥成家立業!這樣對妹妹的承諾才算履行!」
許家誠的妹妹辭世前將外甥小辰託付給他照顧,單身未婚的他「舅代父職」照顧小辰並視如己出,時刻牢記對妹妹的約定。無奈去年也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當下他最放不下的是尚未成年的小辰。
為了能爭取更多的時間照顧小辰並看著他成家,許家誠配合治療還接受陽光基金會協助復健,希望早日康復返回職場,他還要看著小辰長大。
許家誠說,去年右上牙齦有一顆小芽胞,後續傷口出現疼痛、紅腫,原以為只是傷口感染,還因健保費未繳納而延緩就醫,經友人提醒到醫院檢查才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剛開始他對病情避重就輕,但隨著放療副作用讓他的體重節節下降,還有術後吞嚥、說話障礙等影響,但是,他要好起來的意志很堅定,所以忍痛做復健。
父親節前夕,小辰對舅舅說「在我心裡,你已經是爸爸了。父親節快樂!」他也鼓勵舅舅不要介意外界異樣的眼光,勇於接受治療早日康復。
陽光基金會指出,小小一顆檳榔讓台灣每年有逾8000人陷入危機,108年癌症報告,每2.6小時就有1人因口腔癌倒下,逾3000人口腔癌死亡; 9成口腔癌病友有嚼檳習慣。基金會每年關懷服務逾1200名口腔癌病友及家庭,其中有6成以上為三、四期患者,呼籲辛苦的爸爸們遠離檳榔維護健康也守護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