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博
夜深了,我趴在印有世界地圖的小書桌上努力複習,以及為明天學習進度備課。聽到自行車吱吱作響從遠處傳來,知道父親從廟埕與鄉親閒嗑後返家,即刻幫忙拉開門栓推開門板,方便父親將自行車停放到屋內。
這棟竹造泥砌的小屋,是祖父自山區移下落腳平地所建造遮風避雨的家。夯實的泥土地面,夏季時赤腳踩踏甚是涼快;落雨時雨水漫流入內,坐在通舖床沿泡腳踢水也可玩得不亦樂乎,冬季冷風從牆面柱縫間直竄而入,塞貼了日曆紙功效亦不大,照樣冷冽。
兄弟姊妹們在大通舖上七橫八豎的睡著,唯我獨醒,我競競業業的學習,在父親特別關愛下成長。父親習慣臨睡前用藍色橫紋陶製湯盅沖泡泡麵,父親先食用,總會保留一些麵條和熱湯,輕叩我快來吃。手捧溫熱的湯盅,手暖心更暖,即使是寒流來襲亦感溫暖。
合吃一碗泡麵,是父親與我之間親密的互動。
又到七月孝道月,亦逢僧寶節。幾年來,道場師兄姐邀約參加供僧法會,我都無法參加。因為當天也是父親的忌辰,我將準備父親最愛的紅豆麵包、葡萄吐司來供養父親佛。沒有肉燥泡麵,我們已經皈依三寶受菩薩戒,父親佛鐵定歡喜。半盅麵湯永遠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