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雄市旗山掩埋場2016年停止掩埋作業後,環保局為減低掩埋場對當地環境衝擊,進行封閉復育綠美化工程,以恢復當地生態。完工後在旗山綠能之丘建置3906片太陽能光電面板,於去年底供電使用。大社和旗山掩埋場每年可發電量約200萬度,並減少約2千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11.4座高雄市中央公園1年的二氧化碳吸附量。
旗山掩埋場為早期設置掩埋場之一,是利用山谷地形興建的垃圾掩埋場,面積約3.17公頃。旗山掩埋場封閉復育工程是以不透水布,封閉阻隔掩埋場內早期已完成掩埋的廢棄物,可有效降低雨水滲入掩埋層,並依實際狀況審慎評估,規畫邊坡穩定、滯洪等水土保持設施,還有截排水、廢水收集及植生綠化等工程,最後在掩埋面上方進行覆土與植生綠化,讓地面下廢棄物仍持續長時間自然分解,地面上則恢復當地土地景觀與環境生態。
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大社掩埋場及旗山掩埋場部分閒置土地範圍,已進行太陽光電標租設置,旗山綠能之丘建置太陽能光電面板,去年底供電使用,每年提供571戶民生用電,二者系統容量共設置1642.04千瓩,每年共可發電量約200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