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exels
圖/Pexels
文/慧傳法師
名聲天曉——
人生奮起,聲譽遠播。
苦難時——
如何奮起?如何面對?如何突破?
我從佛陀及弟子、高僧大德、星雲大師,以及成功人士的實例來做說明。
面對修行的難關、生命的苦厄,碰到各種挫折困難、侮辱橫逆,他們的身行言教值得我們效法學習。
二○一六年尾,《聯合報》及中國信託共同舉辦一個活動,請社會大眾用一個字來表達台灣二○一六年的情況,結果「苦」字是票選最高的。在面對苦日子的時候,我們如何因應?而這個答案就在星雲大師二○一七年的新春賀詞「名聲天曉」裡說明了:「唐詩有云:『雄雞一聲天下曉』,祝福您——人生奮起、聲譽遠播。」
當我們碰到苦難的時候,不要灰心喪志,要勇敢面對,當內心有了這一股直下承擔的勇氣,相信你具備了奮起飛揚的力量,此股充沛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難關,自然受到大眾的肯定與讚揚。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雄雞一聲天下曉」。這句話出自唐朝李賀(七九○~八一六年)〈致酒行〉:
零落棲遲一杯酒,
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遊困不歸,
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
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
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拏雲,
誰念幽寒坐嗚呃。
李賀乃唐朝一位富有創造性的傑出詩人,人稱「詩鬼」,下筆異於眾人,天馬行空,詩境瑰麗。李賀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雖然家道沒落,但志向遠大,勤奮苦學,博覽群書,年紀輕輕就順利通過河南府試,獲得了「鄉貢進士」的資格。
競爭者心有不甘,就蒐羅罪名毀謗李賀,故意說其父名晉肅,諧音「進士」,李賀應該避開其父的名諱,連這種基本禮節都不懂,如何當鄉貢進士?受到這種無端的汙衊攻擊,李賀雖然上京考試,卻因當局認同這種荒謬的控訴,讓他失去了參加應試的資格,當時只有十六歲的李賀不得不困守長安,鬱鬱不得志!
雖有好友韓愈、皇甫湜給予慰勉相助,但李賀目睹朝政昏暗,國勢衰微,兼之己身遭遇坎坷,心中自然愈發憤恨不平,他把這種思想感情熔鑄到自己的創作中,因而在詩歌創作上獨辟蹊徑。
悉達多太子悟道
二千五百年前,悉達多太子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實況,想要追求解脫輪迴之苦的念頭愈來愈強烈,因此毅然出家,進入苦行林修行。
經過六年的精進苦修,太子發現光是重視形式上的苦行、斷食來求解脫,不是正確的修行方式,因為苦了肉體反而更執著肉體。解脫的重點應該在忘了肉體的苦樂,仍能求得心中永恆的清淨安詳,所以修行重點在除掉心靈上的貪染渴望,如此方能真正得到解脫。
想通了這一點,太子斷然地放棄苦行,走到尼連禪河洗去身上的汙穢。但因體力不濟,疲乏無力地倒在尼連禪河邊,正巧牧羊女經過,便以奶製品熬製的粥供養。太子恢復體力後,前往伽耶山菩提樹下繼續精進修行,最後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這也是佛陀成道日吃臘八粥的由來。
當太子走入伽耶山,看到一棵菩提樹下有塊平廣的位子,適合用功修持,此時的悉達多太子發出了堅定的誓願:「我若不能了脫生死,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縱然粉身碎骨,也絕不離開這個座位!」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這樣驚天動地的宏願,被魔王波旬感知了,便派魔女、魔軍來干擾太子的修行。
但是,他們用盡了各種邪惡的方法,太子仍然如如不動!因為這時候的悉達多已經進入了甚深禪定,以無漏的般若智慧,清楚看透種種虛偽的假象——兇猛魔軍所製造出的恐怖景象、威脅暴力,是內心的怯弱跟驚慌產生的恐懼;妖嬈魔女所散發出的誘人姿態、甜蜜言語,是內心的貪婪渴望,因而造成罣礙、執著。
因此,太子用「戒定慧」的力量,去息滅降伏內心的「貪瞋痴」雜染欲望!(佛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