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修行導航 體悟生活 文/王雯華 |2025.07.20 語音朗讀 1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陳保吉圖/陳保吉圖/陳保吉 文/王雯華佛光山普門寺七月十一日禮請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慧屏法師,主講「六祖壇經的修行導航」,分享禪宗明心見性、定慧等持、中道生活、無念無住的智慧。結合身邊故事巧妙點撥現代人修行應有的態度。慧屏法師介紹《法寶壇經》十品,目的在教人見性成佛。惠能大師主張人有差別、佛性無二。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菩提自性本自清淨具足、本不動搖能生萬法。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識自本心即天人師。般若為三世諸佛之母。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也說,心如虛空能涵容一切。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世間法從相對角度觀察人事,佛法緣起講中道,超越對立、不走極端,用般若調和、圓融化解紛爭。空有不二的公式:相對的兩邊A與B互為因果、一切法了了分明、不取不捨亦不染著。處處皆是修行道場。《壇經》啟發現代人修行應有的態度,慧屏法師指出五點:福慧雙修、老實用功、不輕後學、做己貴人、珍惜因緣。種福田積福報外,修慧出離苦海方能悟道成佛。聞道有先後,下下人有上上智,應平等尊重。凡事作難遭難遇想,把握機緣,好壞都是成長、增上的因緣。迷時師度、悟了自度。成佛終須自我擔當、自性自度。發自內心用大智慧打破五欲塵勞,六根見聞覺知,於第一義而不動。心能轉物,無礙無滯。若人執著強、被顛倒妄想覆蓋,騎驢找馬向外追逐無益,不如跟隨善知識指引修學正法。禪宗智慧教人法體清淨、法無定法。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於相離相不執著,念而無念不著空。能見諸相非相,隨緣不變。若前念後念相續是繫縛、有住。慧屏法師整理《壇經》揭示修行觀念與方法。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如燈與光,名二體一。冷靜處理事情,學習穿透表象看本質,自根源處解決問題。真理靠體證覺悟,禪宗以心印心。般若境界深淺可經文字、觀照、趨近實相般若。大師曾表示凡夫所見有因有果、有業有報、奉行正法求福報;羅漢明了緣起、清楚萬象來由,修持淨戒不墮輪迴;菩薩以空性慧無我包容萬有,拔苦與樂大願利他來成道,吃虧、承擔苦難,皆視為成道必經過程。關於懺悔的作用和誦經功效?慧屏法師解釋,「懺其前愆,悔其後過,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當自己真切意識到言行做錯,承認、改過不再重蹈覆轍,此心能過此心消,拜懺淨化重新出發。慧屏法師勉眾,成佛路上終須靠自己,藉助《壇經》智慧輔助導航,用般若中道生活。拍掉灰塵、塵盡光生,佛眼世界一切現成。 前一篇文章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 下一篇文章 【人間行者心】家庭共築信仰 修行從心開始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3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4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5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6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7【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8南非德本協會捐輪椅 點亮受贈者人生2025.07.1509【臆想截圖】夏天的氣味是白色的2025.07.1510萬年寺播撒善根 祝福佛光寶寶2025.07.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人間行者心】家庭共築信仰 修行從心開始【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人間行者心】佛光行願路不停歇星燈不滅 再來人間【晨齋語錄】無緣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