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二十八日進行時長二小時十七分的通話,是拜登上任以來雙方第五次通話,儘管聯邦眾院議長裴洛西可能訪台是一大變數,雙方都很有默契避談其名,且達成儘速促成兩人當面會談的共識,責成各自團隊安排細節,可能是十一月於印尼舉辦的G20峰會。
拜登與習近平進行兩小時十七分的電話通話後,美資深官員會後表示,拜習談到面對面會晤的重要性,並同意由雙方團隊接續磋商,找出雙方都同意碰面的時間。
拜登與習近平進行第五度通話,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昨表示,總統府注意到拜登重申美國政府的一貫政策,並反對片面改變現狀和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行為,對此總統府表達感謝之意。
外交部也表示,美方在雙方通話結束後,於第一時間向我方簡報,也感謝拜登政府自上任以來,多次強調台美關係「堅若磐石」,以及拜登對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重視,與對台灣安全的堅定支持。
裴洛西亞洲行
訪台列為暫定
由於裴洛西是否訪台,情勢詭譎,使這場對話格外受到關注。彭博等美國媒體報導,裴洛西最快將於二十九日出訪亞洲。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二十八日報導,裴洛西亞洲行預計將走訪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訪問台灣則列為「暫定」。
平潭實彈軍演
警告意味濃厚
裴洛西啟程訪問亞洲之際,是否訪台成國際焦點,共軍突然宣布,三十日將於福建平潭一岐嶼附近水域執行實彈射擊訓練任務,禁止一切船舶進入,警告意味濃厚。
美方資深官員表示,拜登在二十八日的通話中重申美國致力於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他向習近平強調,美國反對兩岸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以及美國對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承諾。
資深官員說,拜習談到,美中在台灣問題上存在分歧,且這個問題已經處理超過四十年,持續確保溝通管道暢通是相當必要。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分析,如同以往,白宮會後新聞資料非常簡潔,中方訊息量較大,各自突顯想要強調的部分,重申既有的立場。此次通話最引人注意之處,就是雙方提及領導人實體會晤的重要性。即便這兩年受到疫情影響,十多年來,在美中領導人更替後,已不曾過這麼久,雙方尚未進行面對面的峰會。
李大中指出,首先這意謂當面會晤的重要性,遠非去年十一月視訊峰會或是幾次通電話能夠取代。其次是有鑑於近來兩國無論在台海、南海均存在衝突的潛在風險,拜習均體認到,即便美中現階段呈現高度競爭的態勢,仍有必要加強溝通,重點是控管分歧,設置護欄,避免擦槍走火與誤判,尤其是針對台海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