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ing
文/檸檬
人們常常提到「節能減碳」,其中的「節能」不外乎是隨手關閉電器或盡可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那麼「減碳」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減少碳排放量,不過什麼是碳排放量呢?
碳排放量指的是人類從事某件活動,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包含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氟氯碳化物和臭氧……),這些溫室氣體的總重量就被稱為碳排放量。而在這些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最高,所以最常見的碳排放量標準通常會以產生的二氧化碳重量為標準。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在民國111年3月22日的統計報告指出,2019年台灣能源使用每人平均排放量為10.77公噸,約莫是兩隻大象的重量!而這些碳排放量是從哪裡產生的呢?以我們在便利商店買的一瓶水為例,這瓶水包含了寶特瓶、瓶蓋和礦泉水,伴隨著這些東西的生產都會有二氧化碳產生。因此,我們的一舉一動在在都關係著碳排放量。或許,當我們購買任何產品前,可以多想想如何減少碳排放量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