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整合醫療科技 北科北醫展現成果

曾博群 |2022.07.28
1164觀看次
字級
北醫北科智慧醫療商品化成果發表會」嘉賓合影。圖/北科大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智慧醫療是下一座護國神山,台北科技大學與北醫學大學今日合辦「智慧醫療商品化成果發表會」,涵蓋創新止血材料開發、AI生物標記輔助診斷系統及影像開發系統、智慧內視鏡及縫合器械、滑動式埋頭釘等高階醫材,共同打造生醫領域的最佳解方,加速台灣智慧醫療科技實質落地。

北科大校長王錫福表示,兩校自2011年成為北聯大系統夥伴學校,已獲4件本國跨校發明專利,另有4件國外發明專利申請中。去年兩校更成立北科北醫聯合研發中心,每年共同投入一千萬元啟動專案補助計畫,提供研究團隊整合諮詢和輔導資源,包含產品商品化、臨床前驗證等,培育智慧醫療研究人才。

北醫大校長林建煌指出,北醫大在生醫領域及商品化輔導經驗豐富,搭配北科大的理工技術強項,經過一年來的密切合作,北科北醫聯合研發中心目前已有1組新創公司設立中、6組提出專利申請等,跨域結合成果亮眼,相信未來能激發更多創新研發,跨領域擦出更多火花。

在止血材料方面,為解決現有婦科手術用的抗沾黏產品缺點,北科大化工系特聘教授方旭偉與北醫大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致宇合作,團隊著手開發多醣類抗沾黏粉末的基本劑型,一年來已確認基本劑型的配方,預計明年完成製程放大並進行相關認證,同時完成技轉,以接續後續商品化並成立新創公司。

在生物標記方面,北科大資工系教授白敦文與北醫附醫泌尿科主任劉明哲合作,以生醫大數據搭配AI演算法篩選分析膀胱癌甲基化生物標記,已成功篩選出101個潛在的候選生物標記,將開發適用於華人的膀胱癌輔助診斷及術後監控的檢測套件,實現精準健康目標。

北醫附醫脊椎骨科主任吳孟晃和北科大電機系副教授張正春,合作開發智慧脊椎內視鏡,以AI影像分析技術解析手術即時畫面,避免因出血而妨礙手術進行的視覺困擾,團隊已完成初步開發,進行到產品驗證的階段。

而在今年新加入的團隊中,北醫大奈米醫學工程所教授楊正昌與北科大分子系助理教授林群哲合作,利用蠶絲蛋白為原料,開發奈米氧化止血粉,未來將結合粉體噴霧或內視鏡器械使用,拓展應用情境的驗證。

為解決複雜的關節液與腦脊髓液診斷問題,北醫大生醫光機電所副教授蕭宇成與北科大化工系教授林律吟合作,應用奈米薄膜晶片技術,開發流體顯微影像技術組,並配合超快速AI分析技術,達成精準判讀生物體樣品。

針對髖部骨折患者可能有骨釘穿出或退移等併發症,萬芳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昱斌、醫學研究員黃書葦和北科大製造科技所教授江卓培合作,將開發滑動式埋頭釘,期望取代現有加壓式骨釘的缺點,改良骨折術後復原情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