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油氣通道已向中國大陸輸送超過5,000萬噸原油。圖為路線標識。圖/取自「中國石油」微信公眾號
【本報綜合報導】據中媒報導,經由緬甸陸路到中國大陸的「中緬油氣管道」可以繞開麻六甲海峽,分散能源供應的運輸風險,數據則顯示,該油氣管道已累計輸送原油超過5,000萬噸、天然氣356.7億標準立方呎。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大陸國家管網集團西南管道公司德宏輸油氣分公司(德宏輸油氣分公司)透露,自投產以來,截至2022年7月25日累計向中國大陸輸送天然氣356.7億標準立方呎,原油5,135.99萬噸。
中緬「天然氣管道」起於緬甸西海岸的皎漂港,「原油管道」起於皎漂港東南方的馬德島。油、氣管道並行鋪設,經緬甸若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和撣邦約770公里後,從雲南省瑞麗市入境中國大陸。原油管道在大陸境內經650公里到達昆明安寧,天然氣管道繼續南下到達廣西貴港,大陸國內段全長1,727公里。
2013年7月,「中緬天然氣管道」正式啟用,2017年6月,「中緬原油管道」全線啟用。德宏輸油氣分公司管道保護崗王聰介紹,「中緬油氣管道貫通後,油氣資源無須繞行麻六甲海峽抵達中國沿海地區,可直接從緬甸皎漂港通過油氣管道抵達中國腹地」,為西南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工業「血液」,緬甸沿線地區也因此受益,加深中緬兩國的能源合作。
中緬油氣管道被視為中國大陸「第4條能源進口戰略通道」,4大能源進口通道即1條海上通道與3條陸上通道(中俄通道、中亞通道、中緬通道),是中國大陸能源安全重要戰略構想,中緬油氣通道完成後,中國大陸形成了東南西北全方位能源進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