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早的算盤是西元一四四四年製造的一把七珠二十五檔算盤(第十五檔缺),現流落於日本。中國最早附會有算盤的書叫《魁本對相四言雜字》。珠 算最早見於東漢時期的《數術記遺》,該書記載了十四種古代算法,而用珠的算法就有「太乙算」「兩儀算」、「三才算」、「九宮算」和「珠算」五種。
宋代以後,中國出現許多珠算論著,南宋數學家楊輝的《乘除通變算寶》,有「九歸」口訣;明人吳敬《九章詳注比類算法大全》,記載了珠算的有關算法;清代李光庭在《鄉言解頤》中記述:「算盤者,經營之歸宿也。京師舖店開門必響算盤,似有點數節奏……」
民間還流傳著不少算盤謎語,台灣民間流傳這麼兩道傳統謎語,其一:「兩層樓房十三幢,竹頭椽子木頭牆。弟兄七人住一門,下層五個上層倆。」其二:「弟兄七人同模樣,大哥二哥在外鄉。五弟心想合一處,中間隔著一堵牆。」
在沂蒙山區,民間也流傳一道算盤謎:「兄弟五個,姊妹一雙。相貌一般同,身價不一樣。一家常打架,為的金錢賬。」算盤謎語形象生動,幽默風趣,令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