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加速推動社會住宅,在後疫時期興建的「仁武安居」要朝以「防疫住宅」為格局,減少公共空間的接觸,並要管控住宅動線。圖 / 高市府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落實居住正義也增加對弱勢族群的照顧,高雄市要興建1萬2000戶社宅,今天動土第10處社宅「仁武安居」共有340戶,預計114年完工,特別的是計畫納入「防疫住宅」概念,減少公共空間的接觸並管控動線。
仁武區是近年高雄市人口成長快速的行政區,區內有仁武產業園區,鄰近楠梓科技園區,吸引許多就業居住人口。仁武安居社宅位在水管路一帶,生活機能及交通便利 ; 因應青年族群的需求,社區規畫設托嬰中心及日照中心,兼具老少照顧,也保障青年及弱勢者的居住權。
中央、地方合作在高雄興建21處社宅、1萬2000戶,為加速社宅推動發包,工程單位以單一窗口整合,目前已有10處發包動土共5273戶,其中有9處是中央興建,高雄市有大鵬九村興建案,預計114年起會陸續推出社宅出租。
「仁武安居」規畫1至3房型,適合全齡居住,地面層設置集會空間、托嬰中心、日照中心等社福設施,特別的是納入「防疫住宅」、綠建築、智慧建築及耐震等設計,兼具安全品質、舒適,符合全齡需求,預計114年8月完工。
市府都市發展局指出「防疫住宅」要建立住宅各層獨立排氣、公共空間零接觸、動線控管等,
以防疫情透過排氣通道擴散感染源。
照顧弱勢,高雄市已開辦增額租金補貼,申請至8月底止,設籍高雄市且每月平均所得為4.3萬至5萬元、無自有住宅者備齊文件申辦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