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ing
文/陌上君
相信大家對羅馬競技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大概就是《神鬼戰士》的決鬥場景。羅馬競技場是古羅馬文明象徵之一,遺蹟位於義大利羅馬市中心,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也被票選為「世界新七大奇景」。
羅馬競技場建於西元72~82年間,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橢圓形競技場,其場地設計也成為現代體育場、劇院的雛形。這座競技場最多能容納8萬名觀眾,裡頭有160個逃生口,場面失控時,群眾可以快速疏散逃離。表演區外圍是層層看台,位置由下往上依序為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貴族、富人、普通公民,最上一層是婦女、奴隸及窮人,而且只有站席,可見當時社會階級之分明。
競技場又稱為鬥獸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格鬥士要與野獸搏鬥,直至一方死亡為止。角鬥士的組成來自於死囚、奴隸、戰俘、軍人或想成名的人,他們的任務是提供羅馬市民嗜血的娛樂。據記載,競技場落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活動,5000頭野獸和3000名角鬥士因而喪命。這種殘酷的血腥表演直到西元404年才完全禁止。除了人獸表演,競技場當時也是處決人犯以及演出羅馬神話戲劇的場所。
羅馬競技場曾遭雷擊、地震毀壞,也經歷了許多大幅度改變,漸漸的,不再是血腥殘忍的娛樂場所。這座曾經令觀眾血脈噴張、承載著無數亡魂的建築,如今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遊客付費參觀,成為羅馬主要觀光景點、標地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