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表示,家用血糖機,使用上大多是飯前飯後的配對,都是單點檢測,無法顯示全天的血糖變化,看不到磨粉狀澱粉做成食物的影響。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般「治癒」指恢復「健康」,治癒常常用在急性的疾病,但是像癌症、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病,即使存活五年後,癌細胞找不到了,或糖尿病血糖跟正常人一樣,也停藥了,通常還不使用「治癒」,而使用「緩解」,因為疾病仍有可能復發。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過去糖尿病緩解只存在於密集胰島素治療的患者,由於這是少數國家、少數醫師在從事的研究與治療,所以不普及。但是近來藥物、針劑,甚至口服腸泌素的登場,以及連續血糖監測儀的輕薄短小化,方便隨身穿戴,使得第二型糖尿病緩解迅速普及,醫學會上開始注目。
血糖正常(糖化血色素小於6%且空腹血糖值小於100 mg/dl)臨床上不需要藥物或是其他侵入性治療;若完全緩解時間超過5年,則稱為長期緩解。時間較長的緩解可以視為「治癒」,就如同癌症的治療一樣。
圖/123RF
洪建德指出,一般家用血糖機,對於血糖過高或過低,血糖到底是快速變化中,或整天都是此範圍盤旋,無法顯示,不能判斷是否要馬上採取行動;一段時間下來,也無法演算「血糖變異度」來互相比較前後。
連續血糖監測儀,是由醫護人員安裝,將極細的血糖感應針置入皮下,在置留天數內,持續且自動地監測皮下組織液的葡萄糖,經過藍芽紀錄在接受器中。使用期間同時做飲食(拍照)、運動及藥物的紀錄,數值以圖表輸出方式顯示於系統,可確實看到患者在任何時間點的血糖濃度,與短期內血糖值的快速變化。
洪建德表示,家用血糖機,使用上大多是飯前飯後的配對,都是單點檢測,無法顯示全天的血糖變化,看不到磨粉狀澱粉做成食物的影響,在半夜或清晨的嚴重低血糖,例如午餐只吃一碗素湯麵,半夜多發生低血糖;或下午茶、消夜吃米果,結果半夜血糖過低。也無法發現工作壓力、睡眠、飲食、運動種類與時間長短對血糖的影響多久以及多強大。只有連續驗血糖監測,隨時看到現在血糖,才能精確看到這種關聯,「說服病人才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