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割傷缺肉險破相 醫妙手助他找回信心

陳玲芳 |2022.07.20
613觀看次
字級
整形外科醫師鄭旭棠,透過顯微手術保留完整軟骨組織,避免影響耳朵外觀。圖/亞大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50歲張先生日前因為工作時不慎跌倒,導致左耳的外耳道及部分耳蝸被銳利的桌角削傷,不僅現場鮮血直流,甚至掉下一塊肉,附近同事發現後立即將他送至急診,檢查後幸好並未傷及聽力,且經過整形外科醫師妙手回春,將耳朵順利接回,重現完整左耳外觀,讓他感動地直說:「總算可以自信走出門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表示,患者到院時意識仍十分清楚,不過左耳的耳廓撕裂傷長達十公分,不僅外耳道有撕裂傷,連內耳的軟骨也明顯外露,所幸經檢查後,聽力並沒有受損,且電腦斷層影像也顯示耳道骨並無位移,因此決定立即進行縫合手術。

鄭旭棠強調,人類耳朵講求對稱,構造也極為複雜,外耳屬於耳廓的構造,是由軟骨以及皮膚構成,富含血管以及神經,當耳廓發生撕裂傷時,傷口必須要先仔細消毒後,再進行清創縫合,加上軟骨是耳廓的支架,會決定整個外耳形狀,因此必須盡可能地保留完整軟骨組織,才能讓耳朵形狀回復原貌。

不過鄭旭棠指出,耳廓血管猶如指尖血管般細小,寬度僅有1到2mm,縫合過程不僅考驗專注力,對於細部構造的對位更是一大挑戰,由於患者到院時已缺少一小塊耳廓組織,因此決定將耳垂部分往上提取,並仔細對位軟骨及皮膚後,再用細針細線耐心縫合,過程中更不能穿透軟骨,避免影響左耳外觀。

鄭旭棠也提醒,耳朵形狀會影響每個人的外觀美感,尤其左右對稱性更是相當重要,因此若發生耳朵創傷意外事件,建議先妥善保留損缺的組織,並立刻趕緊就醫治療,術後照護也十分重要;患者張先生術後兩周傷口癒合狀況佳,左右耳外型幾乎沒有差異,讓患者重拾信心,不斷強調「以後出門,就不怕別人異樣眼光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