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仙子 成功存活

 |2022.07.20
1527觀看次
字級
「小葶」出生時體重只有370克,身長和一包消毒棉花棒差不多,如今矯正年齡5個月,體重6.3公斤,和足月兒一樣正常(圖)。圖/中央社
「小葶」出生時體重只有370克,身長和一包消毒棉花棒差不多(圖),如今矯正年齡5個月,體重6.3公斤,和足月兒一樣正常。圖/中山附醫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去年10月接生一名21周早產女嬰「小葶」,醫護人員告知媽媽要有心理準備,因為22周以下早產兒存活率極低,沒想到女嬰一出生,就放聲大哭,展現堅強求生意志,所有人驚訝又感動,醫療團隊破例搶救;如今女嬰順利成長,體重從出生時的370克,成長到6.3公斤,發展指標和足月兒一樣正常,振奮人心。

哭聲宏亮堅強求生

中山附醫新生兒科主任王杏安昨表示,按《優生保健法》,22周以下早產兒因預後不佳,一般都不特別急救,但這名女嬰出生的那一聲宏亮哭聲,讓團隊破例插管搶救這個小生命。女嬰母親表示,很驚訝女兒發出哭聲,「原本以為會沒有聲音」。

王杏安表示,這名院內周數最小、21周又5天極低體重早產的女嬰,去年10月4日出生時,體重僅370克,約相當於一罐易開罐飲料,原本預估存活率不到1%。

王杏安指出,世界紀錄體重最輕的存活早產兒,出生體重為212克,但其周數為23周,而周數愈小意味著成熟度不佳、存活率愈低,台中這名女嬰出生僅21周又5天,堪稱世界級紀錄。世界紀錄最小的存活早產兒,為21周又1天出生。

「小葶」出生時身體很小,如「巴掌仙子」,一包消毒棉花棒擺在身旁,就與她全身長度差不多,一片尿布幾乎可以罩住她全身,她小小的手掌也只能握住大人的食指尖。

順利成長到6.3公斤 

她勇敢挺過生命關卡,今年4月體重成長到4.6公斤,順利出院回家,戴著氧氣鼻導管、搭配藥物控制,醫護準備蛋糕為她慶祝。在父母細心呵護及醫療團隊努力下,今年5月底,小葶順利脫離氧氣鼻導管。

如今小葶出生9個月,矯正年齡為5個月,體重6.3公斤,順利成長,發展的里程碑和足月兒一樣正常;照片中,她趴在大人懷中,眼睛望著鏡頭,白白胖胖十分可愛。

王杏安表示,醫院照護的6個月,是艱鉅任務,例如保溫箱雖可提供80%以上溼度,但女嬰幾乎無角質的皮膚,散失體液、無法固定管線、感染風險等,讓醫療團隊面臨重重困難。

王杏安說,女嬰的求生意志,讓醫療團隊想辦法克服各種難題;女嬰肺部發育不成熟,嚴重的呼吸窘迫症候群,歷經傳統呼吸器、高頻震盪呼吸器等治療;因皮膚不成熟,被包裹在無菌的聚乙烯袋,住在溫暖且溼度極高的保溫箱中,模擬子宮發育環境。女嬰還經歷動脈導管栓塞術、壞死性腸炎併發腸穿孔及腹膜炎的引流手術、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雷射和眼球內注射手術,關關難過,但她都勇敢度過。

王杏安說:「22周以下,幾乎很少有存活的案例,她存活下來,而且頭好壯壯,非常健康沒有併發症。」女嬰的主治醫生說,她想要生存下來的欲望非常強烈,感動醫療團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