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茶 文/俞曉佩 |2022.07.19 語音朗讀 14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豐子愷這幅沒有喝茶人的茶畫,最令作者感觸深刻。圖/豐子愷茉莉花茶是將八成乾的茉莉花和茶葉,緊緊揉包在一起。圖/俞曉佩茉莉花茶是將八成乾的茉莉花和茶葉,緊緊揉包在一起。圖/俞曉佩 文/俞曉佩(金馬獎、金鐘獎雙金導演)四妹國慧夫婦事業有成後,喜歡藝文遊樂,常邀我們作伴四處逛逛。疫情一久,人也有點麻木了,趁陣雨間歇,驅車去台北近郊「找茶」。早年濱海公路及後來的雪山隧道未通前,凡要從台北開車去宜蘭,必定經過號稱九拐十八彎北宜公路上的一個歇腳站。在那裡喝喝茶,配些溪蝦;奢華些就點盤苦茶油烤香魚外加啤酒,再泡個溫泉。那裡就是坪林──好山好水,是個茶鄉。年輕時,為了工作或把妹去過許多次,都已煙消雲散。但那天,感受不一樣。國慧夫婦是那家「清境茶園」的大客戶,蘇老闆自然特別殷勤,他泡了一種又一種好茶獻寶。我去過台灣大部分產茶區,也請教過許多「茶博士」,對茶知識不陌生,也能吹噓些茶道、茶藝和製茶、泡茶的「眉角」。但從沒嘗過這款新茶湯茉莉美人茶。老娘(母親)和岳母在世時都愛喝茶,尤其愛喝茉莉香片,說來話長!「茶」的發現據說是在大禹治水時期,經過幾千年的愛好、精進和文人的情繫,中國人茶文化絕對是獨步全球:李白最早以茶入詩,陸羽《茶經》、盧仝的〈七碗茶歌〉、唐寅的茶畫、魯迅的清福,以至於上海的喫茶、台灣的呷茶和郊道市井的奉茶,在在超越了「開門七件事」中茶的日用性和需求性,且也不光是技或藝,而是提升到哲學和宗教的境界。老娘和岳母愛喝茉莉香片有幾個原因:和地域有關:江浙一帶以產不發酵的綠茶為主,綠茶清淡摻以茉莉花後,一陣幽香,不濃不澀,更不會傷胃、茶醉及無眠,契合江南風情。和經濟有關:茉莉香片多半是焙製各類茶後,用下腳料的茶末子,拌以乾燥後的茉莉花。在她們的年代沒聽過烏龍、包種、普洱乃至於膨風茶,更不能想像一斤好幾萬的「特等冠軍茶」。她倆都早早喪夫,茶葉是論兩去零買。和心境有關:台灣老人茶,小壺裡塞滿茶葉,品茗時看不到舒展的葉片,並且一泡茶半小時內沖幾道就要換新。寡居辛苦,無助又寂寞,泡一大玻璃杯茉莉香片,聞香氣嬝嬝,看花朵在杯中重生和沉浮,戀著烙印的昨天、盼著難寫的明天。一杯茶沖了又沖,有時還把入口的茶葉吐回杯裡,有時還以葉梗的立姿,卜測有無訪客?此時,我會聯想到〈孔雀東南飛〉的句子「夜夜達五更……寡婦起徬徨……」蘇老闆聽了我故事,笑了笑說,瞧瞧我們的茉莉花茶:一、茉莉花要一早(九點前)採收最香,太陽一高就水分失、香氣消(但桂花在日頭採,玉蘭要在黃昏採)。二、採回來花朵,隨即清理、挑選晾乾、集中。三、八成乾的花立刻和製成的茶葉緊緊地揉包在一起。大約一至兩天後茶葉完全吸收花香後,再把花朵從茶堆中剔除。因為茉莉花會變潮、腐爛、變味。四、所以,我們的茉莉花茶不是茉莉香片,裡面找不到花瓣但聞得到花香,花香深沁在茶葉內、花蜜浸溶在茶湯中。五、茉莉花可以得配高檔的烏龍、包種或膨風茶(東方美人),但不會用雜茶或茶末子。所以,每斤(六百克)一萬二起跳。我開始能仰奉兩老時,家裡的茶葉種類也多了起來(多半是來客送的,或是出差、旅遊時買的),但是她倆依舊喝著廉價的茉莉香片,害我要去小雜貨店去買;依舊每天泡一大杯;依舊凝視著杯中花葉緩緩沉浮——好像舞台布幕的起降———是故事開始?還是曲終人散?但我很少和她倆聊天!豐子愷愛喝茶也多有茶畫,最令我感觸的是一幅沒有喝茶人的茶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夜空、桌空、杯空、人空,心也空了吧!老娘和岳母去世後,家裡茶葉種類愈來愈多、也愈來愈高檔,我一年上兩三次墳時,總會泡上一杯好茶祝禱,但再也沒有買過茉莉香片。若不是蘇老闆那番殷勤,我早已忘了茉莉花茶的氣息。剎那間,我回憶起張嘵風早年在兩岸阻隔時所寫的詩:「賣饅頭的老王……」當年的小俞沒有好好陪她們「茶餘飯後」聊天,現在成了老俞,即使買了「萬金花茶」又與誰嘗?國慧夫婦見我恍惚若失,遂帶我去溪邊走走,走累了,找了一家小館大啖美食、猛灌高粱。人說:品茶是雅趣,飲酒是豪情。我呢?是雅是豪?也許我只是一個如張愛玲小說中的:忘不了茉莉香片的人! 前一篇文章 【阡陌之時】長與短的冒險 下一篇文章 【人間有情】鳥媽的母愛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8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記憶長廊】荷蘭豆炒洋菇【遇見荷】如荷【時食有味】酸甜人生果【十步芳草】我在,春天在【台語詩】女中路 茄苳老樹【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荔枝乾的產地 也是蟲蟲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