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它寫詩 16世紀魔鏡亮相

 |2022.07.19
619觀看次
字級
來自四百多年前中美洲阿茲特克帝國的黑曜石鏡,今起在故宮北部院區展出。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魔鏡不只存在於童話,故宮北部院區今起展出典藏的「黑曜石鏡」,它在十五至十六世紀中美洲阿茲特克帝國,被視作神祇的代表物,得以窺見過去、未來。

國立故宮博物院昨表示,故宮典藏的黑曜石鏡,推測是清朝時透過西洋傳教士,輾轉經歐洲進入清宮。清朝順治皇帝面對此陌生石材時,曾召傳教士湯若望鑑定,乾隆、道光兩名皇帝還曾為之賦詩歌詠,可見它受許多皇帝重視。

這面鏡子命名幾經變更,從沿用清朝所稱的「墨玉鏡」,到近期的「墨晶鏡」。故宮研究團隊近年透過科技檢測,確認它是存在世上數量極少的阿茲特克魔幻神鏡,由阿茲特克帝國工匠以當地火山區盛產的黑曜石製成。

在阿茲特克帝國,黑曜石鏡是象徵戰爭、巫術與黑夜的神祇「特斯卡特利波卡」(Tezcatlipoca)的代表物,人們認為透過它得以窺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世界。

十六世紀,隨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中美洲,阿茲特克帝國寶物被運往歐洲,黑曜石鏡在歐洲被視為具有施行黑魔法的能力。使用黑曜石鏡施行黑魔法最有名的魔法師,莫過於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御用占卜師及顧問約翰.迪伊(John Dee),他使用的黑曜石鏡,現在是大英博物館藏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