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呦呦
不止泡麵令人垂涎欲滴,飢腸轆轆時,熱騰騰的湯麵、乾拌麵,還是風味獨到的涼麵,都讓人食指大動。
「麵麵」俱到 各取所好
常見的麵,基本由小麥碾成的粉和水所揉成,鹽、雜糧粉、雞蛋、蔬菜粉等,則是依種類風味添入。麵團揉到光滑,可釋出筋度,讓麵Q彈。採用壓、擀、搓、拉、捏等不同手法,製成片狀、條狀,兼有粗細圓扁的各種類麵條,風味也各有千秋。
早年製麵為純手工,即食外,也會以日晒、風乾來儲存。製程現代化後,可運用機械大量生產及乾燥,更便於保存及運送。
雖然小麥粉製成的麵較為常見,但蕎麥、玉米、榆皮等,也能做麵條!
最早麵條 新石器時
中國東漢時期,最早有麵條的記錄;發掘到最早的麵條實物,推算距今40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以粟製成。
最初,麵食統稱作餅,在湯裡煮熟的湯餅,就是麵條。唐朝有過水涼麵;宋朝麵條品項多達10種;元朝掛麵已可久放;明朝製作拉麵手藝一流,山西已然刀削麵風行。
日本麵條今以拉麵、烏龍麵、蕎麥麵聞名。據說麵條傳入始於唐朝,稱作索餅。15世紀時,由中國再次傳入,以切割餛飩薄麵皮方法,製造麵條。
義大利有發現西元前4世紀的義大利直麵,但義大利麵的起源,還待更多證據出土。
生熟乾麵 美味百變
麵以加工過程分有生麵、熟麵、乾麵,生麵含水最高,熟麵其次,乾麵最少。
麵糰揉好切成麵條、水餃皮、餛飩皮,屬生麵;蒸煮過的油麵、烏龍麵等,是熟麵,都需於7℃以下冷藏,常溫不可超過3小時。乾麵除百百款的麵條,還有麵線,乾燥利於常溫久放。
麵條不同,加上烹調手法各異,風味千百變!假日,跟家人一同挑選,陽春麵、烏龍麵、意麵、義大利麵、貓耳朵(麵疙瘩)、麵線……一起下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