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美味】銀髮族 健康蔬食生活 文/灃食客蔬食季刊 |2022.07.11 語音朗讀 140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已步入高齡社會,銀髮族的飲食健康也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圖/123RF 文/灃食客蔬食季刊台灣已步入高齡社會,銀髮族的飲食健康也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當蔬食風潮席捲國內外,高齡朋友該如何開啟健康的蔬食生活?正視牙口不好問題「牙口不好」是長者最容易遇到的飲食難題,若不正視,恐怕會衍生其他健康問題。許多老人因口腔肌肉退化,造成咀嚼困難,難以食用肉類或纖維高的蔬菜,轉而攝取澱粉類、乳豆蛋類為主要食物來源,但時間一久,就會出現營養不均衡的狀況,例如缺乏鐵質、蛋白質不足或過高,若不吃蔬菜則容易便祕。害怕蛋白質攝取不足,吃太多蛋也是另一個大問題,許多長者在無法吃肉的情況下,以為攝取蛋白質的來源只有「蛋」,比如炒蛋、蒸蛋等,但是整天吃蛋,容易膩口,如果吃膩了蛋卻沒有攝取其他蛋白質,老人家容易蛋白質不足,進而導致免疫力下降、生病不易復原,千萬不可輕忽。 「牙口不好」是長者最容易遇到的飲食難題。圖/123R靈活調配營養料理現在已愈來愈多人吃素,有人因為宗教因素,有人則是隨著年紀增長,味覺與口感改變,吃不慣大魚大肉,偏好清淡的素食。不過,隨著年歲增長,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逐漸退化,飲食習慣如有偏頗,偏好某類型飲食而忽略其他營養素攝取,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為長者準備食物,不妨提高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以便降低肉類食品的需求。事實上,蛋白質來源除了蛋與肉類,植物性食物中的大豆、花生也富含蛋白質,被用來製作豆腐的黃豆,就含有豐富優良的蛋白質、多元不飽和脂肪、卵磷脂和膳食纖維,可讓人獲得多種重要營養成分。另外,在銀髮族的料理調味上,建議烹調過程中減少用油量,盡可能保持食物的原味,善用各種中藥、香料植物和低鹽調味料,例如當歸、川芎、枸杞、黑棗、紅棗、九層塔、香菜、青蔥、薑、香菇、檸檬、八角等,都是很健康、天然又沒有負擔的好選擇。 圖/123RF樂活蔬食循序漸進隨著時代的推進,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蔬食生活蔚為風潮,但對葷食者來說,看到無肉餐食難免心生「不好吃」,或是找素食餐廳「不方便」等想法,因為這種既定的刻板印象,而放棄吃蔬食的念頭。雖然現代蔬食料理方式、餐廳的數量早與過去大不同,但調整飲食習慣仍不可操之過急。想適應無肉生活,可以採行循序漸進的方式,例如:從一星期一天到兩、三天,以此類推,慢慢養成習慣。也可以跟家人、朋友約定,每周選擇一餐吃蔬食。除此之外,不少人早已養成無肉不歡的飲食習慣,要一夜之間戒斷肉食並非易事,建議從肉食替代品開始,比如色香味俱全的「未來肉」(植物肉)。讓吃蔬食的門檻不至於過高,享受蔬食生活所帶來的美味和健康,才是長遠之道。 當蔬食風潮席捲國內外,高齡朋友該如何開啟健康的蔬食生活?圖/123R天然食材 贏得美味健康■現代人的飲食習慣重口味,重鹹、高糖的食物吃起來或許滿足了口腹之欲,卻也在無形之中傷害了健康,讓自己處在容易發炎的狀態之中。烹調食物的方法百百種,以天然的食材入菜,除了兼顧味蕾的享受,更可為自己的身體帶來好處。 銀髮族的料理調味,可善用各種中藥、香料植物和低鹽調味料。圖/123RF聰明攝取糖分糖在現代人的生活不可或缺,營養專家也強調,並非不能吃糖,而是要「健康吃糖」,並且注意一天攝取糖分的總量不可超標。一般在料理過程中,許多人會為了提味而加糖,但其實許多原態食物本身就蘊含能取代糖的天然風味,建議可多利用天然蔬果加入料理,像是鳳梨、蘋果等,都是可以有效取代糖的健康蔬果。除了提供糖分,同時也供應了身體其他的營養素,比如植化素的補給,能給身體帶來更多附加價值。 讓吃蔬食的門檻不至於過高,才能享受蔬食生活所帶來的美味和健康。圖/123RF調出天然美味想要餐食更好吃,調味方式也是重要的一環,烹煮時,調味料的添加順序是關鍵。以日本料理來說,烹煮時在不同階段依序加入:糖、鹽、發酵品(例如醋、醬油、味噌等),就能有效提味,降低澀味,並帶出食材的鮮甜。除了傳統調味方式,採用天然食材製成的調味料,也是讓餐點更美味的好選擇。例如每年農曆5、6月左右是破布子盛產的季節,破布子原本生食酸澀難以入喉,但經過醃漬便能轉成美味,是台灣早期農家重要的甘味來源。因成本低廉,具有助消化、開脾胃之效,早年農家常以稀飯配破布子為早餐,而蒸豆包是最常見的作法。此外,破布子加些油拌炒即是下飯小菜,亦可用來炒豆包、炒龍鬚菜等,更可作為涼拌苦瓜的調味料,這些都能讓菜色增添鹹甘韻味。 烹煮時在不同階段依序加入調味料,就能有效提味並帶出食材的鮮甜。圖/123RF■加調味料順序1.先加糖糖的單位分子大,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深入食物中。2.再加鹽鹽具有高滲透壓,強烈影響食物的風味並容易造成食物出水,所以在第二步驟加入。3.最後加入發酵品由於醋、醬油、味噌等發酵品的風味,大多具有易揮發的特色,久煮會失去風味,因此最後加入。 圖/灃食‧客季刊 前一篇文章 【頭好壯壯】青少年蔬食健康之道 下一篇文章 【鮮蔬料理】了解食材 烹調美味健康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7【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8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9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10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麴菌降血脂 加入糕點不一定健康泡菜 蔬果發酵食物 含豐富乳酸菌食材烹調得宜 營養成分不流失暢遊花東縱谷 來一趟蔬福之旅 作者其他文章【環境永續】珍惜糧食 創造雙重紅利傳統手藝 培仁MAMA夢想之味【搶救糧食】全球食物逆轉「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