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瑩瑩
世界上身上有斑點的動物,有數千種之多,大多數生活在溫暖的氣候之中,如熱帶雨林、沙漠和草原等,包括青蛙、烏龜、蛇、蜥蜴、鱷魚、鳥類、哺乳動物、魚類、昆蟲、甲殼類動物,甚至在植物上也常見到斑點,那些斑點有各種形狀和大小,有些動物身上有條紋或斑點,有些只有斑點,有些則是兩者都有,是怎樣形成的?又具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
斑斑點點 成形有因
數學奇才艾倫·圖靈(Alan Turing)曾利用數學來解釋自然界的圖案,包括斑馬魚的條紋或獵豹的斑點是如何形成等等。他提出兩種稱作「成形素」(morphogen)的化學物質,在一個空白區域相互作用的理論,他的說法是,如果你有兩種成形素,一種會讓動物的皮膚變黑,另一種會讓動物的皮膚變白,但如果把它們混合在一起,動物的皮膚就會變成灰色。如果某種原因導致一種化學物質擴散得比另一種快,它們就會集中在間隔均勻的局部區域,形成黑色和白色的斑點或條紋。
成功偽裝 安全存活
然而,我們的確看見了獵豹身上有斑點或條紋,牠們利用這優勢,在地面上成功的偽裝,迅速敏捷的穿梭在草原和森林中不被發現;長頸鹿的斑點則有助於雄性識別潛在的配偶,並阻止捕食者;澳洲的虎袋鼬皮毛上覆蓋著醒目的黑色斑點,不但可以保護自己免受掠食者侵害,同時也是吸引配偶的一種方式。事實上有斑點的動物太多了,老虎、斑馬、鹿、蠑螈、蜥蜴、壁虎、蜘蛛、蝴蝶、瓢蟲、魚、烏龜、青蛙、貓頭鷹、蛇,還有好多,更別忘了身邊的寵物貓、狗、兔身上也都有,牠們身上的這些斑點或條紋就如同人類的指紋一樣獨一無二,有空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就像是斑馬,你想知道牠究竟是黑底白斑,還是白底黑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