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象 減碳超級大推手

 |2022.07.04
1911觀看次
字級
非洲象被稱為「森林的巨型園丁」,牠們食用小型植被的習性,讓碳儲存能力較佳的大型樹木生長更好。圖/123RF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減碳的超級推手是大象!棲息森林的非洲象被稱為「森林的巨型園丁」,牠們食用小型植被的習性,讓碳儲存能力較佳的大型樹木生長更好,促進雨林每平方公里增加9500噸的碳儲存量,約2047台燃油車1年的碳排量。但盜獵、棲地破壞等,使得非洲森林象的生存備受威脅,學者呼籲:「應將保護大象視為超值的綠能投資。」

世界各地的企業與政府都因應淨零碳排的風潮,為減碳與碳捕捉技術絞盡腦汁,然而在完全沒有技術支援的非洲,碳儲存效率卻出乎意料的高。

減碳的超級推手是大象!棲息森林的非洲象被稱為「森林的巨型園丁」,牠們食用小型植被的習性,讓碳儲存能力較佳的大型樹木生長更好,促進雨林每平方公里增加9500噸的碳儲存量,約2047台燃油車1年的碳排量。但盜獵、棲地破壞等,使得非洲森林象的生存備受威脅,學者呼籲:「應將保護大象視為超值的綠能投資。」圖/123RF

保護大象 可視為綠能投資 

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們在剛果盆地的兩個地方進行實地調查,一個是大象活躍的地方,另一個是無象的地方,研究發現森林象活躍地區的森林儲碳能力較強,因為森林象有食用小型植被的習性,可讓大型樹木有較多的生長資源,增加樹木的平均直徑。此外,大象在遷徙移動中的排泄行為,還有散播種子與擔任肥料的功能,有助森林面積擴大。

自然研究員伯札吉(Fabio Berzaghi)表示,樹木的碳儲存能力取決於它們的體積、木材密度,這些樹木通常需要更多的資源與生長時間,因為「大象的習性,讓大樹長得更好」。他說,如果非洲森林象滅絕,將導致非洲熱帶雨林的碳儲存量減少7%,總計約30億噸,相當於20億輛燃油車一年的碳排量。

國際貨幣基金(IMF)能力發展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pacity Development at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助理主任查米(Ralph Chami)認為,不應將「保護大象」視為一項成本,應將大象視為投資。根據IMF的報告,每頭森林象對減碳做出的貢獻約175萬美元(約新台幣5217萬元),如果森林象總數回到1970年的全盛時期(約120萬頭),整體減碳價值估計為36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元),相較盜獵大象的市場規模,約為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81億元)。

非洲象被稱為「森林的巨型園丁」,牠們食用小型植被的習性,讓碳儲存能力較佳的大型樹木生長更好。圖/取自網路

盜獵濫伐 象群生存受威脅

非洲象近年族群數不斷減少,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易危」品種,其中幾個非洲象分支更被列為「瀕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研究員布魯爾(Thomas Breuer)說:「在過去20年,世界已經失去相當多非洲象。」他指出,棲息於森林的大象繁殖周期比草原象長,種族恢復也比較困難。

大象滅絕的原因,主要是盜獵與棲息地遭到破壞。布魯爾說,大象是群居生物,一旦首領被殺害,將使整個族群的生存都受影響。他說,因濫砍、濫伐,大象棲息地逐漸縮小,與人類接觸也更加密集,大象不免破壞人為作物或建物,衍生許多「報復性殺戮(大象)」的情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