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絲鑲嵌手藝人】辜國強 擁有30萬粉絲 讓技藝走入生活 文/記者李曉婷、王宇軒 |2022.07.03 語音朗讀 28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辜國強組裝花絲鑲嵌作品《鳳引九雛》。圖/新華社圖/新華社葉辜國強展示花絲鑲嵌作品。圖/新華社 文/記者李曉婷、王宇軒 關閉直播,撤下燈光,「九○後」的辜國強拿起鑷子和拉絲板從網絡「大V」變回一名非遺手藝人。書桌上,一隻藍色蝴蝶正在燈光下是以金絲鑲嵌寶石製作而成的蝴蝶胸針。「這種工藝叫『花絲鑲嵌』,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辜國強說。花絲鑲嵌工藝又稱細金工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二○○八年被列入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以金、銀等為原料,採用掐、填、攢等技法,將金屬絲製成千姿百態的造型。拜美術大師為師辜國強與花絲鑲嵌的緣分始於七年前。他在北京學習文物修復的過程中,偶然看到老師正在修復一件花絲鑲嵌工藝製成的「銀鍍金葫蘆簪」,二十歲的他一眼「陷進去了」。「原來我們還有如此精湛的首飾和技藝。」辜國強感慨,「但為什麼這樣美麗的事物被人淡忘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花絲鑲嵌技藝的傳承出現「青黃不接」的窘境。返回重慶後,辜國強跟隨重慶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李昌義學習花絲鑲嵌技藝。金絲細若發絲,僅零點一六公釐粗的金絲拉伸、纏繞,經灼燒熔化變換不同形狀,才可壘出毫釐間的精緻。整個過程繁複且枯燥,還常常承受失敗的打擊。學習花絲鑲嵌之初,辜國強曾為製作一個小小的耳釘,「磨」了整整一個通宵,卻還是以失敗告終。即便燙出水泡、磨出老繭,但只要看著密密的金絲鑲嵌出精美絕倫的工藝品,辜國強就立刻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二○一七年,辜國強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從事花絲鑲嵌工藝傳承工作。工作室創辦初期,只有他一人,為節省成本,他租下一間面積不大的毛坯房,吃住都在工作室,每日伏於案前。想方設法推銷作品除了埋頭苦幹,辜國強還想方設法「推銷」花絲鑲嵌技藝。「我可能是最早一批在快手短視頻平台直播的手藝人。」辜國強說,通過在短視頻平台分享花絲鑲嵌的歷史、技藝、意義,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門傳統技藝。目前,辜國強在快手平台上有近三十萬粉絲,還有年輕粉絲專程到重慶找他「拜師學藝」。為了更符合現代人的佩戴習慣,辜國強還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結合,創造了不少新穎有趣的工藝品,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這件作品名叫『鳳引九雛』,是我很滿意的一件作品。」辜國強端起一頂精美的鳳冠,冠上的龍、鳳、流蘇都可單獨拆卸,每一樣也可單獨搭配發髻裝飾,增加了頭冠的實用性,為日常搭配提供了更多可能。「讓更多人了解它、認識它、擁有它,讓這項傳統技藝真正走入大眾生活是我們這群手藝人的心願。」辜國強說。如今,辜國強的工作室一個月銷售約三百件花絲鑲嵌作品,其中不少遠銷美國、日本等國家。愈來愈多的「Z世代」匠人加入工作室,成為文化遺產的傳承者,以創新的眼光和手段重塑老技藝的未來。「一門技藝的傳承與精進需要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辜國強說。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言清門 武術傳承人】賈長存為武術走出舒適圈 下一篇文章 刻畫青春 他們都在莫高窟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