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福報文學獎頒獎典禮中,芝山國小「天空4.5度樂團」,以音樂搭配詩文朗誦的出色表演,吸引了所有在場人士的目光。九位來自不同班級的小六生,在音樂老師謝順慧的指導下,以各種西洋樂器及民俗樂器,演奏出充滿民俗風的樂曲,配上學生朗誦的中文詩詞,讓人忍不住發出驚艷的讚嘆!
坦言從十二歲起就崇拜李泰祥樂曲的謝順慧,如願走上習樂之路後,在擔任芝山國小音樂老師的17年間,除了帶領學校的直笛隊、合唱團屢屢獲獎,更不斷學習各種不同的音樂教材教法,還能吹奏自如十幾種樂器,而她最百奏不厭的,就是李泰祥大師的樂曲。
去年初,謝順慧在另一半蘇文彬老師及朋友的鼓舞下,嘗試舉辦一場向李泰祥老師致敬的「音樂會」,表演節目則由謝順慧任教的六年級六個班級學生,每班負責表演一首李泰祥的指定曲、一首自選曲。(圖/謝順慧提供)
「台灣孩子平日學習內容,常過於偏重西洋知識,對身邊的人事物,反而一無所知,所以我才會希望藉由此一活動,帶動學生來認識李泰祥老師。」謝順慧也想藉此活動,表彰李泰祥與巴金森氏症對抗的勇氣與精神!
但問題來了!首先,李泰祥的歌曲都有一定的難度,再者,每班選的歌曲不同,各班小朋友會吹奏彈撥的樂器不同,表演的功力也不同,如何在短時間內教會各班呈現一個像樣的節目,光想著如何進行,就令人頭痛萬分。
「說起來,我的運氣超好的!不但輾轉從網路上認識了獨立音樂創作者陳依婷,同意以她先前在史擷詠老師音樂製作團隊裡的經驗與歷練,幫各班學生依其擅長的樂器量身打造編曲,同校賴興仕老師的友人春華,更願意義務幫孩子們寫歌詞及導讀。」
那次活動,各班學生熱情投入,邊唱邊演奏樂器, 效果讓人既意外又驚喜。加上李泰祥老師親自蒞臨擔任評審,更在節目尾聲,親自演唱「一條日光大道」,讓所有參與音樂會的親、師、生都獲得難以言喻的感動與滿足。
十一月份,謝順慧更辦了第二場音樂會,親邀李泰祥及詩人周夢蝶、商禽、羅門、蓉子與管管到校擔任貴賓,並在各班的音樂演出後,親自上台朗誦詩作,把學生的學習活動,提升為和大師互動學習的難得機會。
「一年多來,孩子們放棄午休,從非音樂班學生的程度,逐漸具備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如今已具備『樂團』的水準囉。」芝山國小的表演,並因此獲得交大「李泰祥數位博物館」青睞,加以錄影典藏。
其後,芝山國小獲邀在北市詩歌節開幕儀式中表演,讓外界看到耳目一新的詩歌呈現方式。「我們從各班中,找出能吹能彈能拉能唱的小朋友,配合多媒體,推出全新的節目〈城市的樣子〉,展現小朋友潛力無窮的一面。」
如今,謝順慧最期望的,是讓這個多元的教學方案能夠被有心人複製。「目前已有一所國小的音樂老師,嘗試在校內推動類似的活動,我覺得成功的機率很大!」謝順慧不否認,目前詢問者多半是國語文教學的老師,但因為此一活動需要較多的音樂素養,換成由音樂老師來推動,當然較能事半功倍。
「所以下階段,除了分享現有的編曲和詩稿,我打算再簡化一些過程,讓中年級小朋友也能體驗音樂豐富的美感,讓這類活動更普及化。」謝順慧最終的期望,是讓詩與音樂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