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春雨綿綿,正值季節交替之際,精神科醫師表示,此時期好發憂鬱症與躁鬱症,常導致患者情緒不穩定,嚴重者甚至有自殺念頭。提醒情緒不穩民眾,把握「情緒掌控,睡足、多動與健康吃」的原則,親友則要多關心與陪伴。
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說明,通常躁鬱症患者,易出現睡眠不理想,話多、活動量大,情緒亢奮,過度消費、滿腦子計畫又不切實際,時而又憂鬱。
至於憂鬱症患者,受到日照時間減少影響,可能出現不吃不喝不動,易疲勞,甚至會出現自殺意念。
醫師建議,要改善情緒,每天睡眠要達六到八小時,若不服藥會睡不好,應就醫治療。此外也要多運動,掌握「三三三原則」,即是一周活動三次,一次三十分鐘,心跳一分鐘一百三十下。飲食方面,則要營養健康均衡。
醫師也提醒患者身邊親友,多留意、關心其心情與行為,避免因負面情緒而釀成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