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究竟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敵人?茲摘錄七個研究報告,供讀者參考。
一、咖啡對肝臟有益:美國加州奧克蘭凱沙常設醫療計畫(Kaiser Permanente Medical Care Program)的研究顯示,咖啡能減低酒類誘發肝臟疾病的風險。其他研究亦顯示,咖啡有助於維護肝臟的健康。
二、咖啡能減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哈佛公共衛生研究所發現,每天至少喝四杯八盎司咖啡的男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能減低百分之五十左右,女性則能減低百分之三十左右。研究人員相信,咖啡內的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和鎂,能減低耐胰島素性,而胰島素耐受對糖尿病扮演重要角色。若除去咖啡因則無此益處。
三、定期喝咖啡,能減少罹患帕金森氏症風險:至少有六項研究顯示,長期喝咖啡者,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能減少百分之八十左右。不過仍有待更多研究。
四、其他研究顯示,咖啡與減低罹患肝癌、結腸癌、乳腺癌、皮膚癌和直腸癌有關。此外,亦有助於治療氣喘和頭痛。有些止痛和消炎藥,例如Extra-Strength Excedrin 和Anacin 等均含有咖啡因。甚至還有研究聲稱,咖啡能預防蛀牙。
五、除去咖啡因的咖啡,無上述益處。因除去過程中,營養價值已遭破壞。
六、雖然喝咖啡有上述好處,但仍不宜過量。最佳飲用時間是中午前,太晚飲用,恐影響晚上睡眠品質。
七、小孩、孕婦及罹患高血壓者,不宜喝咖啡。
盡管咖啡能讓某些人精神煥發、頭腦清醒、思想敏銳和心情舒暢,但有些人卻無法忍受咖啡因,會產生全身發抖或焦躁不安等。所以務必了解身體,對咖啡的反應。若咖啡使你有不良反應,這表示身體不能接受咖啡,應聽從身體的聲音,遠離咖啡。
根據咖啡鑑賞家羅布曼醫生的經驗,在工作、精神壓力下,甚至愛好者喝過咖啡後,有時也會感到太過刺激,不但無法鎮定,反而產生煩燥焦慮。此時,最好不要喝、暫時停喝,或用開水沖淡咖啡。
另外,咖啡可能會增加心跳速率、提高血壓,並使你夜晚輾轉難眠。咖啡也有可能喝上癮,一旦上癮,不宜突然戒除。突然停止,會導致頭痛、嘔心、嘔吐、煩躁和易怒。
(上)
(本文作者為前美國安德遜癌症中心醫學專家、自然療法醫師、營養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