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Google重擔 享自由 樂助人 簡立峰迎接第三人生 文/翁舒玫 |2022.06.28 語音朗讀 53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簡立峰(右)表示,自己第三人生的觀點是受到Google前輩經驗所啟發。圖/資料照片簡立峰常在台大校園內快走,享受屬於自己的放空,圖為台大椰林大道。圖/資料照片簡立峰認為進入第三人生,別太在意年齡,有想做的事就去做。圖/陳軍杉今年59歲的簡立峰,希望協助新創產業走出台灣。圖/陳軍杉 文/翁舒玫 2020年1月,簡立峰從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職位退休,正式展開他的「第三人生」。在Appier明亮的會議室,採訪一開始,簡立峰就語出驚人,「我的經驗很難複製,我是『不理財』的理財,不重視運動,只重視放空。」一句話,更引人想一探究竟。 比起退休,簡立峰更願意用「第三人生」來定義往後的人生。對他而言,第一人生是準備自己,第二人生是準備事業,第三人生,是自由的人生,財務自由了,對別人也有交代,就「Move on到人生的下一階段」。 他笑說自己第三人生的觀點是受到兩位瘋狂的Google前輩經驗所啟發,一位是副總裁艾倫‧尤斯特斯(Alan Eustace),2014年他57歲時,從美國新墨西哥州搭乘巨型氦氣球,從距地約40多公里的高空一躍而下,探索人在平流層的狀態;另一位是之前負責Google Chrome工程的副總裁萊斯‧厄普森(Linus Upson)則投入「Debug Project」生物防治研發工作,以AI辨識出公蚊,使其不孕再野放,有效抑止病媒蚊繁殖。「Out of Box挑戰極限,是他們教會我的事。」也在57歲退休的簡立峰覺得自己離兩位瘋狂的主管很遙遠,但是他抱持著不設限的態度,「隨遇而安,讓它自然發生。」迎接第三人生,「它」是什麼?就是協助新創產業走出台灣。 關心產業發展 提供自身專業腦袋運轉快速的簡立峰分析:「台灣需要在短時間內有新創成功的案例,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台灣的後浪已經消失20年。目前台灣上市公司中,幾乎都是20年前創的,近20年來很少有成功的新創公司,也就意味著45歲以下的所有人,都是受雇者或是二代接班。當目前的大型企業、百年企業終究有一天會衰退,接上來的會是什麼?」 產業一定要走出去才有機會,但台灣的政經特殊性,增加出走的困難性。「我幫助新創的前提是,它想要走出去,Appier讓我可以做這個夢,它已經開始往前走了,希望最後它可以走得很好。」簡立峰每周三的顧問時間,就是希望能協助Appier把事情想清楚,「不只Appier,歡迎來找我,只要你能禁得住我提出的問題。」簡立峰大笑道。 不任職不持股 讓幫助更單純談起理財,簡立峰更希望達到「有一天再也不要算錢」的目標,這個概念來自年輕時讀過的《一千個春天》這本書,「我『不理』財。運氣很好的是,Google的工作讓我有固定收入,另一方面,是我和太太的花費很少,欲望低,家裡就幾件衣服、幾雙鞋子。」樸實的他笑說自己上一台車是開了很久的國產車,直到在高速公路上故障,太太才終於讓他換車。 為了不「理」財,簡立峰還刻意「讓錢不要再進來」,當他幫助新創公司時,他不擔任有薪的上市公司董事、也不分股票,讓「幫助新創」變得更單純,每一段助人的開始與結束也能更加隨緣。今年59歲的簡立峰,元氣滿滿,回答問題時數度以「我非常幸運」開頭,再以琅琅笑聲做結,他說:「我不打算提供人生的建議,因為每個人的人生,別人都很難複製。」戶外快走放空 輕鬆轉念沒煩惱當運動、健身、重訓成為生活顯學,簡立峰一家人都擁有運動天賦,年輕時他玩籃球跟棒球,大姐打女籃、二姐跟三姐都是排球高手,他笑說:「我很幸運,很少用到健保卡。比起運動,放空,對我更有價值。」他的放空,某種程度也結合了運動,他笑稱自己是台大學生之外,最常出沒於校園的人,從家門口走到台大只要1分鐘,從椰林大道出發,繞完一圈一小時左右,在校園裡快走兼思考,「台大校園有許多老樹,每天數台大的樹,那是我自己的放空跟療癒。」他說。 每天腳一伸就睡著,簡立峰自豪是少數沒有煩惱的人,快走放空就是重要祕訣:「大部分的人困擾不會少,差別只在於,有沒有辦法把困擾釐清?釐清事情的第一步就是轉念,轉念最簡單的,就是離開現在的空間,換到另一個空間,看看遠方、看看綠地,讓腦袋轉念。轉念之後,就比較進入放空階段,一般來說,回程的路上,困擾就已經不存在。」 簡立峰認為,當人對未來沒有憧憬時就會開始變老。他分享一段有意思的親子對話,他曾問母親:「妳覺得自己現在幾歲?」那時85歲的母親回說:「30幾歲。」這個經驗,全然改變簡立峰和父母互動溝通的模式,他也將自己的心理年齡設在45歲,「我有10幾年年齡沒有再長了,未來的30年也不會再長。」 我們何其有幸活在這個時代,擁有更長的人生,同時也有豐富的資訊和生活,讓心理年齡不會變老。「別太在意年齡,去做你想做的事。」這是簡立峰給45+的建議,「當你開始思考退休後的準備,也千萬別忘記,現在的你還可以創造,去做所有你想做的事。在高齡化時代,平均壽命更長,你過去10年沒有成功的事,也無所謂,那10年就把它作廢,自動減10歲,現在的你只有35歲!」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前一篇文章 視學生如己出 源於父母滿滿愛 下一篇文章 圓愛女器捐善念 楊淑姿讓愛延續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陳明智升級醫院 吸引患者回流莊仁賓回鄉服務 翻轉百年嘉醫動力火車結伴50年 接住彼此樂與悲動腦專家謝仲思 建構台灣尾醫療網坐輪椅仍堅持看診 張常勝造福偏鄉醫療母患膽結石經歷 王宏育應用於門診 作者其他文章巫慧燕大病後領悟 人生投資健康第一姚任祥以書傳家 扎根文化記憶譚敦慈 延續俠醫丈夫善行天天走10公里 認真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