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烏日 追分成功到烏日 男孩脫胎換骨處

文/人間社記者李雪麗 |2022.06.27
5087觀看次
字級
知高圳步道旁的老榕樹,盤根錯節,更顯清幽。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有吉祥寓意的紀念車票,背面還可以蓋紀念戳章。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聚奎居」正身是仿巴洛克式2層樓建築,左右護龍為磚造平房,是台中市定古蹟。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成功火車站因鄰近成功嶺而得名,是一個只停靠區間車的三級車站,早期大專兵新訓專車即停靠此站。由車票起訖站名連成的吉祥語,甚至發展成文創商品,許多人為了討吉利而購買車票,也吸引鐵道迷到此朝聖打卡。 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知高圳步道景色優美。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聚奎居」的立面拱圈、迴廊、廊柱與圓形窗。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高鐵台中站附近,有座全台最大的跨距鋼橋。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成功嶺是以前大專兵集訓的地方,也是許多人共同的回憶。 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烏日警察官吏派出所。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文/人間社記者李雪麗

烏日的地名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烏日地形像湖泊,日照甚美,是「湖日」的轉音,傳說早期有船隻可達;另一說是當地地形如烏鴉仰頭照日,故稱烏日;也有人認為是「凹入」的誤音,或認為是平埔族語的漢字譯音。

烏日交通非常發達,有完善的交通網絡,不僅是台中市的門戶,也是中彰投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境內有高鐵、台鐵、台中捷運等三鐵共構的站點,其中高鐵台中站位於高鐵全線最中央,站體規模最大,旅客數僅次於台北站。

距高鐵站不遠處,有一座全台最長的跨距鋼橋。這是因為高鐵在開闢之初,必須橫跨筏子溪、省道台1線及中彰快速道路,因此建造這座長410公尺,寬15公尺,高17.5公尺的跨距鋼橋。這座淺藍色的巨型鋼橋,由3節鋼梁組成,鋼材全來自日本,共使用50多萬個螺絲釘,重達2萬4000公噸。



富商豪宅 古蹟景觀絕妙

市定古蹟「聚奎居」,是日治時期富商陳紹宗於1930年(昭和5年)左右建造的豪宅,為三合院形式中西合璧的洋樓。聚奎居位於烏日區學田里,以前是仕紳捐錢購地作為「學田」的教育中心,「奎」為28星宿中的文曲星,古人認為主司文運。

「聚奎居」正身是仿巴洛克式2層樓建築,山牆為圓弧形,上有堂號「穎川」,磚牆至少有11種形式,錯落有致,包括運用梯形磚塊組成「十」字形,連續的十字形又切割出中空的正方形,象徵外圓內方的古錢幣,意味財運亨通。



訪知高圳 夜觀萬家燈火

知高圳取自筏子溪水,是南屯、烏日、大肚三地農田的重要灌溉水源,沿圳修築的「知高圳步道」,是由枕木鋪成,步道來回約6公里,從步道入口至好漢坡頂的「學田山」,落差僅約80公尺,是欣賞落日及萬家燈火的好去處。

沿著知高圳步道,可看到幅廣20公尺的老榕樹根、空中廊道、形狀如口琴的引水橋等美景。尤其老榕樹盤踞在水圳旁,樹型非常優美;步道末端有輪胎「好漢坡」之稱的雪蓮登山步道及成功西路步道,秋天可賞芒花。



日警廳舍 百年歷史風味

烏日警察官吏派出所,為日治時期的警察辦公廳舍,木造結構建築保存完整,與鄰近的烏日庄役所屬同時期建物。這座具有歷史風味的百年建築,2020年整修後交由烏日警分局使用,作為交通組辦公廳舍,供民眾洽公或繳交罰單之用。



追分成功 熱門車票走紅

成功火車站因鄰近成功嶺而得名,是一個只停靠區間車的三級車站,早期大專兵新訓專車即停靠此站。由車票起訖站名連成的吉祥語,甚至發展成文創商品,許多人為了討吉利而購買車票,也吸引鐵道迷到此朝聖打卡。

最為人熟知的車票是「追分成功」,不僅有考試金榜題名的意味,也有為終身大事博個好彩頭,期盼「追婚成功」的寓意。另有「大肚成功」祝福求子順利、「苑裡成功」諧音「願你成功」、「后里成功」台語諧音「給你成功」等紀念車票。



成功嶺上 大專兵集訓地

「國旗在飛揚,聲威豪壯,我們在成功嶺上……」這首〈成功嶺之歌〉是1980年代以前出生的男大專生共同回憶。「上成功嶺」被認為是大專生脫胎換骨的必經過程,1978年上映的電影《成功嶺上》,曾獲得第25屆亞洲影展獎項。

位於烏日區的成功嶺,日治時期是賽馬場及高爾夫球場,台灣光復後才成為「成功嶺訓練中心」;在1999年大專兵集訓廢除前,每年寒暑假都會響起〈成功嶺之歌〉,40多年來有超過133萬名「大專寶寶」曾在此接受軍事洗禮。

營區的軍史館內除了珍藏兵器歷史外,還有丹陽艦(雪風號)的遺品,營區內並陳列退除役兵器火炮,包括各種戰機、教練機、攻擊機、飛彈、火箭、魚雷、戰車、自走炮、機械化登陸艇……等;膾炙人口的電視劇《新兵日記》也在此拍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