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前發現足弓異常 應盡速矯正治療
【本報高雄訊】高雄市阮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黃光聖昨日表示,俗稱「鴨母蹄」的扁平足,若不趁小及時矯正,將造成體能發展不足,十二歲前如發現足弓異常,速求醫矯正。
黃光聖說,扁平足走路時,會斜肩、腳踝易受傷、易跌倒、站立容易疲勞及腰痠背痛,且因長期缺乏足弓,足底韌帶容易疼痛鈣化,造成體能發展不足。
黃光聖以六歲的小佑、周小妹為例,小時候踽步學走與其他孩童無異,但最近他媽媽發現,小佑走路經常跌倒,且走沒多久就喊累;另一位學舞兩年的六歲周小妹,最近一直無法達到舞蹈老師要求,檢查診斷後認定是扁平足。此外,學生朝會聽訓時,因雙腿發抖站不穩,被老師誤為「欠操」而遭責備,也是扁平足惹的禍。
黃光聖指出,扁平足依嚴重程度不同,會有走路內八、斜肩、腳趾朝外懸空、平衡能力和步行耐力較差、大肌肉活動表現較差,及鞋跟外側、鞋底內側較易磨損等表徵。
醫師強調,三至十二歲是足弓發育的黃金時期,十二歲前如發現足弓異常,應盡速接受體能、姿勢、肌力訓練及伸展運動等治療,以糾正不當姿勢,並配合鞋墊來矯正,以維持良好姿勢。
他說,十五歲前矯正鞋墊的意義,在於及早協助孩子導正整體骨骼的發育,避免造成無法挽回的足部畸型。但十五歲後,因骨骼已發展成熟,矯正鞋墊即無法治癒及改變生理結構。
職能治療師楊竣翔說,成年人若有因扁平足引起的足、踝、膝、腰等部位疼痛,除可透過電療、熱療、超音波、電刺激等治療來減輕疼痛外,也可藉由矯正鞋墊來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