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蔬食 21天健康挑戰 文/灃食客蔬食季刊 |2022.06.20 語音朗讀 22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1天健康挑戰」活動,就是透過連續21天吃低脂全植物性的飲食。圖/123RF 文/灃食客蔬食季刊 台灣常見的「慢性病」,在日本被稱為「生活習慣病」,像是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甚至是癌症,其病因都跟「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當然,不是所有疾病都和生活習慣有關,但不論什麼原因,每個人都期待擁有好的生活品質,因此談到預防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培養正確的生活習慣著手,飲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想要擁有健康與良好的生活品質,除了注重身體保健,心靈上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滿足與平衡。在全球掀起熱潮的「21天健康挑戰」,以及歐美流行的「樂活」風潮,就是希望培養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之外,也可以學習如何在身心靈上,透過飲食獲得更多能量,讓生活方式更健康。 健康挑戰21天基本原則 穀類、豆類、蔬菜、水果各占四分之一 圖/123RF■21天健康挑戰如果單靠「吃」就能夠改善慢性疾病,你是否願意試一試?在美國已實行多年的「21天健康挑戰」活動,就是透過連續21天吃低脂全植物性的飲食,以避免代謝負荷,並增強自癒能力,至今全球已經將近50萬人參與這項挑戰。為什麼是21天?心理學上的「21天」,是習慣養成的一個周期。大家可以試著回想看看,是否曾經立下志願要:現在開始每天都只吃蔬食!然而,卻不知不覺地給自己無比的壓力,其結果往往不如預想,甚至覺得蔬食比登天還難。其實,健康的飲食,應該在輕鬆、快樂且無負擔的狀況下,才可能讓自己養成長久的蔬食飲食習慣。 每個人都期待擁有好的生活品質,飲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圖/123RF■全植物性飲食將目標設定為21天,也許並不會感到太困難。在這21天裡,徹底完成全植物性飲食之後,有些人有明顯感受體重下降、血糖平穩、思緒更清晰等改變。因此,如果想要改變生活習慣以獲得健康的身心靈,「飲食」就顯得格外重要。以美國生活方式醫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Lifestyle Medicine)的「健康餐盤」為標準,在這21天的健康挑戰,餐食的選擇以「1/2的蔬菜水果,1/4的植物蛋白,1/4的全穀類」為主,飲食中沒有雞蛋、牛奶,少鹽少糖、微量油脂、再加上多喝水,讓參與者習慣少油少鹽的飲食內容,並從驗血報告中讓他們了解改變飲食後的數據變化,去見證正確的健康飲食能夠帶來哪些益處。 21天的全植物性飲食,有人明顯感受身體變得更健康。圖/123RF■全素飲食重點 ● 選擇全榖雜糧在攝取主食的澱粉時,要盡量避開精緻澱粉類的食物,並且選擇纖維質較多的全榖雜糧類食材,這樣就可以延長食物在腸道中的消化時間,並增加飽足感。 蔬食者可選擇纖維質較多的全榖雜糧類食材做主食。圖/123RF ● 熱量要吃足夠蔬食者要避免熱量攝取不足而導致低血壓、低血糖等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確保身體可以均衡攝取所需營養,除了要避免食用高糖分水果代替正餐之外,也要考量可能會缺乏蛋白質,可以透過選擇多樣性的豆類食材,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 低脂少鹽減糖吃蔬食的人如果會出現三高、糖尿病,其中最大的原因來自「油」的問題。因此,要選擇堅果類食物,補充優質的油脂攝取來源,以減少血糖在短時間大幅變化的機會,讓血糖更穩定。 園藝與健康。圖/灃食客蔬食季刊身心樂活 永續健康近年來從歐美開始流行的樂活(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風潮,提倡一種健康與永續經營的生活方式,注重探索身心靈以及對環保與生態永續的堅持,這正是對不良生活習慣的覺醒。簡單地說,「樂活」就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蔬食環保、生機飲食,或運動瑜伽、自然療法、心靈療癒等,都是現代人對於身心靈健康的追求。■用園藝療癒心靈宜蘭大學生物資源學院副院長鄔家琪分享,「有機」的概念已逐漸被接受,一般人若有機會,可以打造一個家庭菜園,種植有機蔬果以療癒身心。許多人平常就喜歡利用自家陽台、屋頂種植一些可食用的植物,他表示,有很多生菜品種其實非常容易種植,加點巧思,善用顏色配對,這樣的家庭菜園,不但可以吃到親手栽種的農產品,也有很好的觀賞價值,一舉兩得。自己種的蔬果提供食用,可補充身體所需養分;美麗的花卉植栽景觀,也會讓我們感到賞心悅目而淨化心靈。從生理或心理上,蔬果花卉植栽皆能提供人類心靈的養分,換句話說,園藝使得身體和心理同時獲得療癒,也因此讓我們的生活更健康和幸福。 家庭菜園不但能吃到親手栽種的蔬果,也有觀賞價值。圖/123RF■多攝取超級食物最近流行的超級食物,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對健康有益,甚至可以預防疾病。一般而言,蔬食者比葷食者更容易接觸到超級食物,像是豆類、堅果、莓果、燕麥、番茄等,這些都是超級食物排行榜上的常客。不過我們可以發現,超級食物其實就是平常所吃的各式蔬果,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除了有較多抗氧化元素外,它並不含那些令人擔心的不良成分,而且在顏色上也令人賞心悅目。儘管如此,還是要提醒大家,想要維持體力豐沛、健康滿點,除了均衡飲食外,也要同時兼顧保持運動習慣以及良好的睡眠,才是最佳法門。 圖/灃食客蔬食季刊 前一篇文章 【風味保鮮】加工食品營養賞味期 下一篇文章 【仿真風潮】擋不了6大Vegan趨勢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8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麴菌降血脂 加入糕點不一定健康泡菜 蔬果發酵食物 含豐富乳酸菌食材烹調得宜 營養成分不流失暢遊花東縱谷 來一趟蔬福之旅 作者其他文章【環境永續】珍惜糧食 創造雙重紅利傳統手藝 培仁MAMA夢想之味【搶救糧食】全球食物逆轉「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