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無用」標籤!重度腦麻1分鐘打50字還能剪影片

李祖翔 |2022.06.15
1779觀看次
字級
重度腦性麻痺青年呂文渝參與「眼動工作坊」課程,能學習打字、影片剪輯等技巧。圖/目目非營利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就業服務站的人問我,1分鐘可以打幾個字?我只能說:3個字。」這是重度腦麻青年過去的處境,但參與眼動工作坊課程、學會眼動輔具後,不只能打50字,還會獨力剪輯影片、經營YouTube頻道,更完成繪本創作。

呂文渝患有重度腦性麻痺,曾經以為自己一輩子只能待在家裡,從國小到高中都被同儕笑是「廢物」,因為雙手張力奇特、坐在電動輪椅上,也曾打字太慢打到哭,僅「我」這個國字要打2分鐘,常常埋怨:「哎呀,為什麼我要打這些字!」

從前寫作業是她最苦惱的事,一張A4的作業,下午5時放學開始寫,到凌晨3時還寫不完,接受眼動輔具學習後,透過眼球轉動,電腦打字1分鐘就提高到29字,隨著時間慢慢進步到50個字。

她開心的說,如果再去面試工作,人家問1分鐘能打多少字,可以驕傲地說:「這樣可以了吧!」現在只要4天她還可以剪接一支影片。

她也愈來愈正向,覺得自己很幸運,有很棒的、會在挫折時給自己加油打氣的父母;曾坦承自己什麼都不會,卻可以用會的,如英語、關心人去交流,認識世界的同時更讓人知道罹患腦麻不是一件糟糕的事。

而為重症、多障兒打造眼動輔具並推出工作坊課程的,就是目目非營利(中華民國目目協會),他們說,一般人習以為常的電腦打字、滑手機,對全台10萬名的重度肢體障礙者而言,即使多花10倍時間也難做到。

「在身心障礙者的成長過程中,高達50.97%的人還因為經濟負擔、環境的不友善、社會的刻板印象等連正常上學都遙不可及」。

因此目目非營利打造眼動科技,讓重度身障者超越肢體障礙,「以眼代手」操作電腦,學習文書處理、影片剪輯、平面設計等技能,用雙眼恢復實現夢想、參與社會的權利。

肌肉萎縮症者透過雙眼,操作電腦、設計雜誌頁面。圖/目目非營利提供

在目目非營利幫助的青年中,不少人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撕掉被貼上沒用的標籤,如一位肌肉萎縮症者,能透過眼睛設計Logo、Line貼圖、編排雜誌內頁,他們從對生活失去盼望到築起當設計師夢想,親手改變命運。

然而仍有許多人等不到上課的機會,根據統計,每次工作坊都有超過百人報名,但資源有限,只有不到20%的青年能參與,因此需要各界贊助。

脊髓病變患者Grace的眼動創作,作為捐款贊助計畫者的感謝禮。圖/目目非營利提供

特別是用來感謝贊助者捐款的禮物,是「眼動設計師」Grace所做,她是脊髓病變患者,用雙眼與架在床上的筆電創作圖案,再印製成飲料袋、食物袋,她祝福善心人士帶著希望的力量,鼓舞每一天。

身障青年夢想接力計畫詳情:https://backme.tw/ref/1C0Ia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